一淘有什么弊端,一淘返利利弊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4-06-03 12:29:24

一淘有什么弊端,一淘返利利弊(1)

文:任泽平团队

导读

民营企业是市场活动的源泉,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发挥了“56789”的作用。民营企业有信心,则经济有活力、就业有保障、政府有税收。在上篇报告《中国民营企业排行榜2023》中,我们聚焦百强民企全景式研究,本篇报告深入分析以2022年营收口径统计的前十强中国民营企业,剖析民企做大做强的商业秘籍。近年我们致力于普及市场经济的基本常识和提振民营经济信心,用知识推动社会进步。

核心观点

从已公布2022年营收的民企来看,以京东、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占据4席。以华为、联想为代表的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先进制造业占据2席,排名第四的恒力集团是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的典型代表,以碧桂园为代表的房企占据1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山东魏桥和汽车制造业的比亚迪,位居第7和第10席,较2021年排位分别上升3和15位。

No.1京东:起家于3C产品,自营模式加持下,提供差异化服务、高效率经营、借力腾讯的流量优势,成功跻身头部民企,营收破万亿。

No.2阿里巴巴:平台业务贡献了超八成营收。先入优势、持续创新能力、规模效应,使得阿里GMV强势领先。

No.3华为:研发投入行业领先,高科技旗舰企业,B2B和B2C双轮驱动。凭借技术研发硬实力和企业管理软实力成为全球领先的ICT企业。

No.4恒力:从纺织不断向上游聚酯、炼化扩展,突破原料限制,实现全产业链一体的规模化生产,以营收6000亿位居民营制造业第一。

No.5 字节跳动:抓住短视频红利,依托个性化推荐算法增加用户粘性,打造全球创作与交流平台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持续推出爆款app,在广告、直播电商等领域流量变现,2022年营收同比增长近30%。

No.6 腾讯:腾讯五成营收由游戏和社交贡献,科技贡献上升,其发展壮大主要依托“社交流量 创新资本”双循环模式,构建庞大的生态体系。

No.7 魏桥:依托管理层战略前瞻、投资先进设备深入全产业链、自建电厂降成本,魏桥在利润微薄的纺织和铝业领域做到了世界第一。

No.8 碧桂园:深耕三四线下沉市场,凭借高周转的发展模式快速增长,近年面临转型。

No.9 联想:PC业务强势领先,海外业务占比超七成。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和并购的国际化模式使联想成为全球PC行业龙头企业。

No.10比亚迪:抓住第三次能源革命新机遇,战略领先而果断,汽车与手机部件为收入支柱,成为领先的全球电动技术综合龙头,营收首破4000亿。

民营企业如何做大做强?在发展初期,一是选择行业要从市场需求着手,有前瞻性,顺势而为;二是选对细分赛道,实现差异化竞争;三是要具备高效的管理和执行效率;四是巧借政策东风,把握行业红利;五是充分借助外部资源。在发展中期,从创新、供应链、成本、原料、用户流量等要素着手,打造企业立身的护城河。在发展转型期,受行业红利消失、商业模式弊端凸显、核心优势退坡、新业态冲击,可以通过数字化转型、开辟新赛道,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如何提振民营经济信心?2023年政策层大力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但在现实层面,民营企业发展依旧困难重重,杠杆率高、盈利能力受损、市场准入壁垒高、融资难等问题亟待解决。建议引导正向舆论宣传,构建可落地的“一揽子”财政货币产业配套政策。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解决企业融资难、贵问题。鼓励创新,支持和引导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发展。保护产权,加强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法无禁止即可为,提升企业家安全感和政策可预期性,调动企业家积极性。民营经济发挥了“56789”的重大作用,只有万马奔腾,才能万象更新。祝福,期待!

目录

1.民营企业十强画像

No.1京东:以3C起家的电商自营巨头

No.2 阿里巴巴:GMV强势领先的平台先驱

No.3 华为:研发投入全球领先的ICT企业

No.4 恒力:全产业链一体化的民营化工巨头

No.5 字节跳动:依托个性化推荐算法的“app工厂”

No.6 腾讯:“社交流量 创新资本”构建腾讯生态帝国

No.7 魏桥:成本优势缔造的“红海之王”

No.8 碧桂园:深耕三四线下沉市场的宇宙第一大房企

No.9 联想:进军新IT新基建的全球PC龙头

No.10 比亚迪:全球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技术的龙头

2.民营经济如何做大做强?

3.如何提振民营经济信心?

正文

1 民营企业十强画像民营企业十强画像

前十强民企入围门槛约为4200亿元,以互联网、先进制造为代表。从已公布2022年营收的民企来看,以京东、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占据4席。京东营收突破万亿,位列民营经济排行榜第一。以华为、联想集团为代表的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先进制造业占据2席,排名第四的恒力集团是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的典型代表,以碧桂园为代表的房企占据1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山东魏桥和汽车制造业的比亚迪,位居第7和第10席,较2021年排位分别上升3和15位。

地域分布上,集中在东部都市圈城市群。民营企业十强均分布在东部地区,京东、联想和字节跳动的总部设在北京,阿里巴巴、恒力集团在江浙地区,华为、腾讯、比亚迪和碧桂园的总部设在广东。头部民企集中在都市圈城市群,契合了中国人口和产业持续向大都市圈集聚的大趋势。

No.1京东:以3C起家的电商自营巨头

从传统渠道商转型全品类综合电商。1998年刘强东以售卖VCD光盘刻录机起家,将销售额干到上千万。非典期间关闭线下门店,逐步转型电子商务,上线“京东多媒体网”。2007年刘强东力排众议,从3C家电转为全品类销售,并自建仓配一体的物流体系。依靠常年重投入,京东凭借“自营 自建物流”的商业模式,打造“品质高、配送快”的消费心智,一跃成为三大电商平台之一。营业收入从2017年3623亿元持续上升至2022年1.05万亿元,年化增速达24%,以营收口径排名民营企业百强榜第一。

京东超八成营收由自营模式贡献。截至2022年末,京东营收和GMV(成交总额)分别为1.05万亿和3.47万亿。净利润由亏转盈,从2021年-35.6亿元转为2022年103.8亿。销售毛利率较低,常年维持在14%左右。资产负债率从2016年74.3%下降至2022年54.0%,表明京东在优化资产结构、摆脱重资产依赖上有一定成效。分板块来看,超八成营收由“购进卖出,赚取差价”的自营模式贡献,2022年自营收入中3C家电和百货分别占总营收的49.3%和33.4%。2017-2022年金融和物流收入的平均增速为80.9%,营收占比从1%持续上升至9%。2022年第三方平台收入仅贡献了总营收的8%。

一淘有什么弊端,一淘返利利弊(2)

一淘有什么弊端,一淘返利利弊(3)

为什么京东能成为营收排名第一的头部民企呢?自营模式加持下,京东注重提供差异化服务、实现高经营效率,成功跻身头部民企。

一是京东采取了自营为主、平台为辅的商业模式。京东以销售3C产品起家,此后的商业战略也主要延续自营模式。2007年以来京东重资本高投入,自建仓储物流体系,并上线京东商城,逐步在3C、大家电领域建立深厚护城河。2011-2022年京东商城GMV从327亿上升至3.48万亿元,年化增速高达53%。

二是提供正品、配送快的用户体验。自营模式下京东直接向消费者卖出商品,商品品质差、配送速度慢会影响用户消费体验,进而直接影响京东销售收入。因此京东坚持做正品,打造智慧物流来提高配送效率,打造差异化优势。根据市场机构调研,电商行业平均退货率为15-20%,而京东美妆、3C产品的退货率均不超5%。目前京东已实现全国超1800个县区市“小时达”。2022年双十一开售10分钟,超500个县区市首单已送达。

三是经营效率高。截至2022年,京东物流经营超1500个仓库,仓储物流总管理面积超3000万平方米。和同为零售企业的沃尔玛相比,京东在库存周转天数方面有优势。2022年沃尔玛存货周转天数为43.9天,而同期京东仅需30.7天就能实现存货流转。和同为平台经济的阿里巴巴相比,京东在营运成本方面有优势。2022财年阿里巴巴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占比分别为11.9%、4.44%、3.9%,同期京东数据仅为3.61%、1.06%、0.2%。

四是与腾讯开展战略合作,实现用户规模爆炸式增长。2013年来PC时代逐步向移动时代转型,京东抓住移动互联网机遇,借助腾讯的流量扶持,实现了用户量级的爆发式增长。2017年京东年活跃用户数接近3亿体量,约为2013年的6倍。

经营成本高、获客难亟待解决,未来发力低线市场、即时零售、数字化转型。依托自营供应链体系,京东一跃成为头部民企。但随着电商竞争进入存量时代,获客难、获客贵、同业竞争激烈成为京东发展瓶颈,获客成本曾一度飙升至1500元。此外,重资产运营模式导致经营成本高,增收不增利,2017-2022年仅有3年实现盈利。针对用户增长瓶颈,京东通过京东秒*、便宜包邮等吸引低线城市的增量用户,携手达达开辟即时零售赛道。针对经营成本高的难题,砍掉边缘业务来降本增效,并借助数字化转型来发挥自营供应链的先发优势。

No.2 阿里巴巴:GMV强势领先的平台先驱

十八罗汉开创中国电商新模式。1999年以马云为首的18人成立阿里巴巴,最初专注于国内B2B批发贸易,为企业间的网上交易提供信息支持。2003年推出淘宝网和阿里旺旺,布局C2C和电子支付。2008年创立淘宝商城,正式进军B2C。2011年推出大阿里战略,将淘宝一拆为三:淘宝网(C2C)、淘宝商城(B2C)和一淘网(开放式购物搜索引擎),多元发展生活服务、物流、智能科技、影视娱乐、医疗健康等业务。

阿里巴巴GMV强势领先,平台业务贡献了超八成营收。阿里巴巴GMV强势领先,2022财年GMV为人民币8.317亿元,其中中国消费者业务占比达96%,中国市场年度活跃消费者超10亿。2023财年阿里营收为8687亿元,5年复合增速达28%。Non-GAAP净利润从2018财年832.14亿元上涨到2023财年1414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20%。从业务构成来看,平台业务是阿里的主要收入来源,2018-2023财年核心电商营收占比均超80%。菜鸟物流、云计算增长强劲,2018-2023财年平均营收增速分别为52%和42%。依托庞大用户体量,阿里布局娱乐赛道,2023财年数字媒体与娱乐的营收达315亿元。

一淘有什么弊端,一淘返利利弊(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