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长期不舒,气运行不畅,就会导致血行不畅,从而出现气滞并血瘀;气血的长期郁滞,就会化热,就像我们堆肥一样,一直不去翻动它,里面就发热了。
肝郁气滞会出现胸肋苦满、烦闷、胁肋部胀痛,情绪不好,疼痛加剧;血瘀会加重气血的不通,不只是出现胀痛,还会出现刺痛;瘀滞化热,更加加重烦闷,心烦,头晕,眼睛红肿,失眠等。
这个时候就需要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清肝泻火。
而金铃子散就非常适合了,总共就两味药把这三种情况都包进去了。
这方和之前的良附丸、越鞠丸都是不太一样的。
它们两个方子中的理气药都是香附,而香附是温热的,像这种肝热化火的情况就不太适合用香附了,实在要用,也应该像越鞠丸一样,在方子中加上栀子等清肝泻火的药来清热泻火。
越鞠丸中活血用的是川芎,而金铃子散中用的是元胡索。
这个元胡索比川芎更突出一个止痛的作用。所以用金铃子散的时候,比较突出的一个症状是疼痛,比如胁肋部疼痛、痛经、疝气痛。
如果有肝火比较明显或者胀痛等气滞表现比较明显,可以把金铃子的量加多一点。
如果是刺痛等血瘀表现比较明显,可以把活血的元胡索量多加一点。
如果肝郁横逆犯脾胃,出现脾胃相关的问题,比如饮食欠佳,不消化,大便稀溏,完谷不化等,就可以配上一些健脾消食中药,比如消食的山楂、神曲,健脾的白术、茯苓、陈皮等。
如果肝火上扰头目,出现头晕,眼睛肿痛,视物模糊等表现,需要加上清肝明目,平肝潜阳的中药,比如菊花、桑叶、决明子、龙骨、牡蛎等。
越鞠丸:
良附丸:
文末送上方歌一首。金铃子散止痛方,玄胡酒调效更强,疏肝泄热行气血,心腹胸满痛经匡。
这是我对“金铃子散”的一些理解,具体疾病,复杂多变,需谨遵医嘱,科普文章,不易传播,期待大家点赞、转发、关注,如有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