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在北戴河主持会议的*
*:天天都去游泳
解放初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中央*忙碌万分,只要身体能够支持,绝不休养。*虽久闻北戴河之名,也非常爱好游泳,却在解放后的4年多都没有去离北京很近的北戴河。
*第一次去北戴河是在1954年4月。住的是“章家楼”。出于一种习惯,*不爱住洋楼别墅,愿意住平房,但是却喜欢房间高大宽敞。正是如此,中直疗养院建造了一号楼,实际上是一排平房,这就成了*每年过来避暑办公的地方。
图解:*北戴河的名篇《浪淘沙·北戴河》
*自1954年4月首次到北戴河一游后,这一年夏天又到此住了很长时间,直至9月间。其他*回北京后,他仍留在那里,可见非常喜欢此地。
对于那年夏天的情景,当时在*身边的保健医生徐涛在他的回忆录中有生动的记载。
1954年,*来到北戴河,就在北戴河办公。考虑到他以后会经常到此,中直疗养院专门为他修建了一号楼。这一年夏天,中央首长来得特别多,开会也方便。每天工作之余,*一定要去游一次泳。那一年游泳,有几件事留给我印象特别深。
*游泳喜欢热闹,尤其喜欢和年轻小伙子姑娘们成群结伙地游。这时他便会精神抖擞,谈笑风生。他侧泳仰泳,自然轻松,一边游一边和年轻人聊天,兴致极高。
一天,他游到兴头上,旧话重提,忽然朝我喊:“小徐,你不是游得好吗?我们比一比。“行啊,我们比速度。”我朝他靠近。“你聪明,我也不傻。我不跟你比速度,我跟你比耐力,比持久。”“那不行,比赛都是比速度。” 我知道*下了水就不愿上岸,就那么不停地游。我可不行,时间一长非抽筋不可。“你别骗我,有比速度的就有比耐力的。要达到胜利的彼岸,首先必须有耐力。要坚持时间长,要游得远才行。”
*不慌不忙只管向远处游。他游泳的轻松自如完全如他后来在词中所写那样:“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半小时后,我坚持不住了,气喘吁吁爬上船,乘船随*遨游大海。*指指我挖苦道:“他很进化么,很有办法,游不过岸就划船划过岸。”大家都笑。许多人游不了多久也得上船喘口气,然后再下水陪*游。*每次游泳只下一次水,下去就要游个够。不够不上岸,上了岸便不再下水。无论走路游泳,他都是那句话:“我这个人不喜欢干回头事”。像往常那样,*游了一个多小时,经我们一再劝说才上岸。
卫士们替*擦干身体。*在沙滩上漫步,嘴里念念有词。他天天这样念,有时夜里工作疲劳,出门观海也是这样念,听多了我便记住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河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那几天,*总看《古诗源》。有一天,他让卫士找地图来,一边查地图一边说:“曹操是来过这里的。” 我惊讶:“曹操也来过这里?”“当然来过,上过碣石山。建安十二年五月出兵征乌桓,九月班师经过碣石山写出《观沧海》。”
这一年,*在北戴河停留最久。其他中央首长都走了,他没有走,直到九月天凉,仍每天下海游泳。可惜他登碣石山我没能一道去。他写了著名的词《浪淘沙?北戴河》。他说南唐后主李煜也写过《浪淘沙》。李煜的词意境和语言都好,但是风格柔靡,情绪伤感,他不喜欢。他说他还是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
我喜欢*的《浪淘沙》。特别是最后两句,将曹操的“秋风萧瑟”顺笔一颠倒,便成了“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跟在*身边,迎秋风听海潮,词中的意境和情绪感觉格外强烈,可以说动人心魄。
徐涛的这段回忆,生动地描绘出当时*的心情。此时,新中国的建设蒸蒸日上,*心情非常好。除了游泳外,还触景生情,重新认识曹操,而且所用的标准,是破除了千年来封建文人以刘姓的汉朝为中心的正统观念,用的是“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制,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一生产力标准。这种正确的历史观,确实令当时的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