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疼,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不适症状,有些时候是因为吃坏东西或者着凉了,有些时候则可能是因为疾病缠身,像常见的胆结石、消化性溃疡、阑尾炎等都可能会出现腹痛!
那么多诱因,我们到底该怎么区分呢?教你几步判断法,识别背后原因,减少危险~
1
吃坏东西的腹痛
若是在吃完烤串、卤味、火锅、生鱼片……后出现肚子痛,多是食物中藏着致病菌,导致感染,胃肠道受刺激痉挛所致,常表现为胀痛或绞痛,一般在解完大便后会暂时缓解。
轻微腹泻,无呕吐、发烧
这时候不用太过担心。
①此时应该多喝水,促进细菌和毒素的排出,这样就能够让身体恢复得更快一些;
②也要注意腹部的保暖,在腹泻的4个小时之内不要再继续吃东西了,因为肠胃在腹泻的时候本来就已经功能紊乱了,再吃东西只会增加肠胃负担,让症状变得更加严重;
③最好不要进行大幅度运动,尽量卧床休养。
需要注意的是,若腹泻频繁,伴随着心慌、口渴、全身没劲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很可能已经脱水了,需要补液、止泻治疗。
除了饮食问题,不同的痛感或发作时间,也可以用来初步推测肚子疼背后的原因。
2
转移性上腹痛 发热
可能是阑尾炎
阑尾炎的发病率,在普通外科病人中约占10-15%,算是很常见的,而腹痛也是首发症状之一。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把阑尾炎与吃坏肚子或者肠胃炎的情况混淆,耽误病情,如若炎症一直刺激周围组织,可能形成阑尾周围脓肿,严重时会引起化脓性门静脉炎。因此,学会区分很重要:
1阑尾炎的表现
①转移性腹痛:初期,腹痛出现于脐周和上腹部,多为闷痛、痛感不剧烈,呈阵发性;一般在几个小时(6~8小时)后,腹痛逐渐转移,并最终固定在右下腹,呈持续性。
②发热,一般发病几个小时后即可发热,随病情发展体温上升到38-39℃甚至更高;
③腹痛的同时,肚子变得硬硬的,有点儿按不下去的感觉;站起来走动几步或者是排尿、排便动作都可能让疼痛加重,只想躺着蜷曲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