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之后就是立秋节气,立秋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1个节气。立秋后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昼夜温差明显加大,这种天气非常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农作物成熟得非常快,因此立秋表示禾谷即将成熟。
老话说“立秋暑未消,秋老虎驾到”,立秋并不是酷热与凉爽天气的分水岭,立秋后还有炎热的末伏,中午依然很闷热,暑气难消,我们老祖宗的立秋后的炎热天气称之为“秋老虎”,在我国民间有二十四个秋老虎的说法,说的就是立秋后的差不多24天气温都很热。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每年秋老虎持续的时间都不一样,一般持续半个月至两个月不等,真正的凉爽天气一般要在白露节气之后才到来。根据科学来解释,秋老虎天气出现的原因是控制我国的副热带高压在南移的过程中突然向北抬,导致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晴朗少云,日照强烈、气温回升,如果立秋节气以晴天为主,就可以明确的说发生了“秋老虎”天气。
2023年8月8日立秋,老人说今年立秋是“闭眼早秋,母秋包伏”,啥意思?一、闭眼早秋
每年太阳达到黄经135度时进入立秋节气,对应的阳历时间为每年的8月7日或者8月8日,这个时间几乎是固定的,但是每年立秋对应的农历时间却相差很大,有的年份在农历六月立秋,有的年份在农历七月立秋。
如果是农历六月立秋,那么就是“早立秋”;如果是农历七月立秋,那么就是“晚立秋”,今年立秋的农历时间在农历六月二十二,很明显今年是“早立秋”。
老话说“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如果立秋立得早,那么预示着冷天会来得早;如果立秋立得晚,那么预示着冷天会来得晚。今年是“早立秋”,秋老虎持续的时间可能会比较短,秋天会相对凉爽。
老话还说“早立秋样样丢,晚立秋样样收”,如果是早立秋,那么冷天会来得早,农作物的生长时间会缩短,粮食作物的籽粒会出现不饱满的现象;反之,如果是“晚立秋”,那么农作物就有足够的生长时间,粮食作物的籽粒会更加饱满,因此秋天适当热对农民来说是好事。
同时我我们老祖宗把白天立秋称之为“睁眼秋”,把在黑夜立秋称之为“闭眼秋”,今年立秋交节的时间为8月8日02时22分41秒,这个时间在夜间的丑时,很明显今年是“闭眼秋”。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睁眼秋”会相对炎热,而“闭眼秋”会相对凉爽。
二、母秋
我们老祖宗把世间相互对立的东西分为“阴”和“阳”,如白天为“阳”,月亮为“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数字也分为“阴”和“阳”,其中单数的日子为阳,双数的日子为阴。
而“阳”对应“公”,“阴”对应“母”,如果立秋交节对应的农历时间是单数,那么就是“公秋”;如果立秋交节对应的农历时间是双数,那么就是“母秋”。今年立秋的农历时间为六月二十二,二十二是双数,因此今年是“母秋”。
在五行中秋天属“金”,如果是“公秋”,那么表示金气力量强,;如果是“母秋”,那么表示金气力量弱,金气力量越弱,凉气就越弱,这说明立秋后会有炎热的秋老虎,但是今年在丑时立秋,预示着秋老虎持续的时间会比较短,秋天整体会比较凉爽。
三、秋包伏
老话说“秋后一庚数末伏”,说的就是立秋后的第1个“庚日”便是入末伏的时间,因此末伏总是在立秋之后。
在我国民间有“伏包秋”和“秋包伏”的说法,如果立秋这天恰逢庚日,即立秋和入末伏的时间是同一天,那么就是“伏包秋”;如果入末伏的时间在立秋以后,那么就是“秋包伏”。
立秋恰逢庚日的概率是非常小的,在过去30年里,仅仅有4年是“伏包秋”。
根据上面的方法来辨别“秋包伏”和“伏包秋”可以说非常不严谨。理论上来说只有整个立秋节气都在三伏天内才叫“伏包秋”,即伏天完全把立秋节气包裹起来,这也意味着出伏的时间在处暑之后;反之,如果出伏的时间在立秋节气内,即在处暑节气之前出伏,那么就是“秋包伏”。
今年立秋节气的时间为8月月8日~8月22日,末伏的时间为8月10~8月19日,今年出伏的时间在8月19日,出伏的时间在立秋节气内,很明显今年是“秋包伏”。
聪明的小伙伴不难发现,由于末伏都是固定的10天,立秋节气都是固定的15天,如果是“秋包伏”,那么意味着立秋后的5天内必须要入末伏,这样才能保证立秋节气完全把末伏包裹起来。
“秋包伏”意味着出伏的时间在处暑之前,“伏包秋”意味着出伏的时间在处暑之后,老话说“处暑出伏前,必定是灾年;处暑出伏后,遍地是黄金”,今年处暑节气在出伏的后面,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今年粮食容易大丰收。
总结,今年是“闭眼早秋,母秋包伏”,预示着今年秋天会相对凉爽,希望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来源:乡村小水
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