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法式”生活丨嫌楼上太吵楼下邻居买来“震楼器”以噪治噪,这招可行?
为了反击楼上太吵,就网购“震楼器”进行“反击”,这个操作违法吗?7月7日,大河网记者从洛阳市中院获悉一起类似案例,在法官和民警的联合调解下,一起因噪音引起的纠纷最终顺利化解。该案件也为解决日常邻里纠纷敲了个警钟,使用所谓“震楼器”制造噪声来蓄意报复,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更有可能激化矛盾并涉嫌违法。
调解现场
案例
“震楼器”让邻居关系变得剑拔弩张
张某夫妇和王某夫妇是洛阳市伊滨区李村镇某小区的上下楼邻居。王某家住在楼上,张某家住在楼下,两家没想到竟会因噪音问题闹得不可开交。
王某家日常的生活噪音致使张某夫妇长期无法正常休息,张某夫妇遂对王某夫妇进行辱骂。
双方互不相让,矛盾升级。
张某为了“反击”,用上了“震楼器”,双方关系越发紧张。
2022年11月,张某妻子在家中再次听到楼上的噪音,于是从窗台对王某进行辱骂。王某听到后,情绪激动,回骂了几句后拎起家中钳子径直冲向楼下。双方因此发生打斗,各有损伤。之后,公安机关依法对王某进行了处罚。
今年6月上旬,张某夫妇也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王某夫妇赔偿其各项损失。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遇到问题多些宽容理解、学会换位思考,和谐的邻里关系能让大家更舒心、更开心。”“如果故意制造噪声扰民,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违法,将要面临相应惩罚。”在调解室里,法官和辖区民警携手释法析理、耐心劝说、倾心调解,终于打开双方心结。
原被告双方当场表示,今后在相处中会互相包容,被告王某当场对原告张某夫妇各项损失进行了赔付,矛盾纠纷得以化解。
个案虽然得到化解,但生活中有太多邻里纠纷消耗着许多人的精力和心情。
大河网记者在京东、淘宝、拼多多等品台均未搜索到“震楼器”商品
说法
用“震楼器”以噪治噪合法吗?
以上案例并非个案。那么用“震楼器”合法吗?
今年6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实施1周年。该法第九条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声环境的义务,同时依法享有获取声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噪声污染防治的权利。
律师郑萌认为,“震楼器”是运用高频振荡原理制造噪音,以扰乱邻居的正常生活和休息。如长期运用这种大功率机器对墙体进行震动,会对高楼形成损坏,影响寓居人的安全。所以,使用“震楼器”并不合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八条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专家表示,“震楼器”是一种振动马达,它通过接触天花板或地板将声音传递到楼上或楼下。
这种使用方式相当于“以暴制暴”,使用者自己也同样要忍受噪音的干扰。同时,使用“震楼器”反击可能涉嫌违法,因为这种设备的目的就是制造噪声。此外,生产和流通“震楼器”可能都没有产品批文和许可证,所以销售这种设备也是涉嫌违法的。
因此,使用“震楼器”反击虽然看起来可以解决问题,但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最好的做法是依法维权。
维权
如果被邻居噪音*扰,可以通过这些渠道维权
那么面对邻居的噪音污染,就没有办法了吗?并非如此。
法官董光旭表示,遇到这种情况的话,首先是看能否协商,去达到一个互谅互让,如果协商不好的话,可以寻求第三方的介入,比如说街道居委会,还有物业去介入,包括公安机关。
“实在不行,最后的话可以寻求司法救济,千万不要用这种私力救济,否则很可能自己有理变成了没理,超过一定限度最后要承担法律后果。”
噪音问题的投诉部门
1.公安部门。公安部门主要负责处理“社会生活类”噪音,比如机动车辆未按规定鸣笛;擅自使用高音器材影响他人的;在已交付使用的居民住宅楼进行装修活动的或在晚间休息时段进行装修影响他人生活的。
2.环保部门。环保部门主要负责工业、行业噪音。比如工地夜间施工、企事业生产、饮食服务行业等产生的噪音。
3.城管部门。城管部门对于零售乱摆的小贩发出的噪音具有监管的职责。
4.法院起诉。在恶意扰邻或者虽非恶意但被扰者多次沟通无效的情况下,根据相邻权,即住户在行使自己物权时不能影响到他人正常生活,如果影响到了,就可以到法院起诉,要求其停止侵害。
邻里一家亲是传统,也是美景
现状
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让生活更和睦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社工是健全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力量,大力开展社工服务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积极有效探索。目前,我省社会工作人才超过4.6万人,实现了省辖市的社工机构全覆盖。
“为壮大社工队伍,河南‘真金白银’投入。如今,我省社会工作人才超过4.6万人,其中持证社工1.8万人,近3年增长接近一倍。全省登记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有570家,实现了省辖市社工机构全覆盖。”2022年年底的数据显示,我省的社工服务网络也在不断向基层扩展,已经建成82个县级社工服务中心、1336个乡镇(街道)社工站、4817个村(社区)社会工作室。
其中,作为社工开展工作重要平台的社工站,已经成为我省的政策宣讲平台、资源整合平台、人才汇聚平台、服务集成平台。全省社工站引入专职社会工作者2804名,吸纳大学生就业1884名,提供实习岗位5000余个。
对于每个人来说,如何处理好邻里关系更是一门学问。
“有关用水、排水、通行、采光、噪音等生活细节,其实都离不开邻里之间的相关帮助与相互容忍。在处理与邻居之间的这些关系时,也应当注意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
郑萌提醒,上述处理原则不仅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处理相邻关系应遵从的原则,也是法院在审理相邻关系纠纷案件时所依据的原则。
责任编辑: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