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五一”小长假
不少人按捺不住“驿动的心”
出门寻找“诗和远方”
去拥抱大自然
但在拥抱大自然的时候
也要警惕蜱虫“拥抱”你!
今天
健康北京特别邀请了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二科
主任
陈志海
为您送上健康小锦囊
五一外出郊游
有哪些健康提示
听听专家怎么说
↓↓↓
什么是“蜱咬病”?
2010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了一种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新发传染病,名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蜱咬病”。
因为有死亡病例,也有人叫做“蜱咬死人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类似于病毒性出血热的疾病,从2007年开始,发生的病例逐渐增多,2009年,我国科学家首次从病例中分离出了新型布尼亚病毒,据不完全统计,每年都有数千例病例发生。
该病多发于春、夏季,因为气候不同,南方地区的活跃时间比北方更长一些。
十年间,该病以中原地区,比如河南、山东、湖北、安徽、江苏,甚至浙江等身份为主要发病的地区,而且人群普遍易感,在低山、丘陵、沼泽、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
目前,从病例发现地区的蜱中分离到新型布尼亚病毒,病例发病前都有蜱虫叮咬史。蜱虫叮咬人后,经过1-2周的潜伏期,会出现发热、高烧、头痛、呕吐、周身不适等症状,有些病例会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改变,严重者会发展成重症病例。在刚发现这种疾病之初,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病死率达到30%,到现在为止,其病死率在10%-15%,尤其是老年人或带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有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从传染性来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传染源主要是由蜱虫吸食带有新型布尼亚病毒的动物血液,家畜、鸟类等动物都有可能成为传染源。患者在感染病毒后,在2周时间内处在病毒血症期,因此患者具有传染性,带有病毒的分泌物、污染过的物品会造成人与人之间传播。此前,曾发生过家庭聚集性疫情,以及医务人员感染的报告。目前,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的证据还不充分。
在节肢动物中,蚊子是疾病传播的第一大类节肢动物,蜱虫则排名第二,而且自然环境越佳,越适宜蜱虫的生存繁衍。在自然界中,蜱虫既能叮咬老鼠、鸟类等小型动物,牛、羊等大型动物也不放过。蜱虫叮咬一次的时间很久,由于动物不会自己将蜱虫除掉,因此每次叮咬时间长达几小时,甚至很多天。吸血时,蜱虫一头扎进皮肤,吸饱了血后,身体可以从指甲盖大小的体积膨大10倍甚至更大。
蜱虫专门挑人皮肤上容易暴露却又难以发现的部位下手,比如头皮、脖子、耳后、脚踝等部位。在叮咬人的过程中,蜱虫有个“拿手好戏”,它会通过唾液腺,向人体注入镇痛剂和抗凝剂,一个是让人不会感觉到疼痛,一个是让自己吸血来的更顺畅。
在身上发现了蜱虫该怎么处理?
一种常见的说法是,当被蜱虫叮咬后,不要触碰,需要紧急前往医院。这种是不对的,一方面蜱虫并没有闲着,依然在吸血,并且在释放毒素。已有证据表明,患者得病的疾病与蜱虫叮咬后的时间直接相关。所以正确的方式是,一旦发现被蜱虫叮咬,需要紧急除掉。
用酒精涂抹或高温刺激的方式可不可行?这些都是“土办法”,一般情况下,身边并没有这些可以利用的工具,因此需要立即将蜱虫从皮肤上移走,但速度要适当的慢一些,如果有蜱虫的口器或残肢遗留在皮肤上,可以到医院进行消毒处理。
针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目前还没有疫苗,也不主张吃预防性的药物,最主要的就是注意观察。到了野外,裤口、领口、袖口等部位一定要扎紧;离开野外后,相互之间仔细检查,查看头皮、脖子等部位是否有蜱虫在“亲密”接触。此外,如果携带宠物一同出游,也不要忘记对宠物的检查。
来源 健康北京微信公众号 | 作者 杨金伟
编辑 高珊珊
流程编辑 刘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