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对这个处理我持保留意见,但不得不说,《消失的孩子》之于原生家庭的探讨、家庭教育的思考,是相当让人咂摸的。
01袁午:溺爱*人
袁午大概是剧中最不讨喜的一个角色。
他实在太颓了。
名牌大学,有个好妻子、还有女儿,咋就赌上了?
很多人不理解:你为什么啊,你出去找工作啊!
父亲死了,你为什么不打110?
折腾那么半天,又搬砖、又藏尸,又撒谎,最后还弄得漏水,几千块钱都搭上了,你图的啥?
没错,在正常人的逻辑里,袁午每个选择,都好蠢,太难理解。
但在袁午的世界,一切都合理。
他从小被爸妈呵护长大,尤其是妈妈,为他包办了一切。
他不会交际,不会谈恋爱。
到了大学,还得妈妈提前住到附近,把舍友情况打探清楚。
临相亲,需要妈妈出面,演练好一切说辞。
他被溺爱,以至于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不会独立思考,他不懂人情世故,处理不了人与人的关系。
他的世界里,几乎就只有那几个人,父母、妻女,再无其他。
袁午仅有的做事考量,和处事习惯,都来自他们。
所以,许安正以妻子、孩子为说辞的话语,才威胁得了他,令他差点铸就大错。
但与此同时,也亏了这些他亲近的人善良、正值,给与了他正确的引导,才使得他后来迷途知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