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成功学
“娘气”亚文化 放过我的儿子吧
王丽莉的儿子子轩开学就上了初中,在过去的整个暑假中,王丽莉跟子轩几乎一直在“战斗”。
其实,王丽莉本来计划暑假期间送儿子一份大礼:小学毕业游。但是,子轩说什么也不愿意出门。王丽莉最初以为是青春期在作祟,但是后来事情却变得越来越不对劲:儿子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对着镜子梳妆,洗脸、护肤做得非常仔细,甚至会偷偷拿面膜去敷,王丽莉就撞到了两次。
王丽莉马上找儿子谈话,告诉他男孩子应该有男孩子的样子,结果,子轩拿出了手机随手点了几下,八九个明星的照片张张划过,“你认识吗?我也希望成为他们这样。”
他说,这八九个男孩是在“某某练习生”的综艺节目中出道的。他们肤白、唇红、皓齿、明眸,在中小学生中有大把的“粉丝”,看着一张张充满阴柔气息的男孩照片,王丽莉竟不知该说什么好。
其实,男孩教育的危机,《中国青年报》早在2010年前后就已经关注,之后,性别教育也日益被人们重视,有些家长还特意利用寒暑假让孩子参加类似“军营男子汉”的活动。但仍有很多中小学男生没有按既定的路线发展,与前几代同龄人相比,现在男生个子蹿得老高,发育得更早,而高大的外表下却是一份阴柔的审美,越来越多的男孩喜欢精致装容热衷发美美的自拍、上传花样视频。
“男孩危机”似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阳刚气成了稀缺资源。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一线教师和家长,试图寻找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女性包围 男性缺失 男孩越变越阴柔?
科学的性别哲学并不强调绝对的男性化或者绝对的女性化。“坚强,不是男孩子的专利,女孩子也要坚强;温柔,也不是女孩的专利,男孩子也要学会温柔,要相互借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孙云晓说,但问题是现在我们的男孩子实在是过于柔弱了。
不少专家指出,男孩子身上的这种阴柔之气跟孩子的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
有人曾给当今的中国家庭画像:焦虑的母亲 缺失的父亲 失控的孩子=中国式家庭。
而父亲的缺失确实在男孩的培养上引发了很多问题。
“孩子性别意识的形成是从出生就开始的。出生之后他在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中,就形成了对男性和女性的认知。”儿童性心理发展与性教育专家胡萍说,当孩子知道性别后,就会寻找与自己性别相同的榜样,男孩会把爸爸作为榜样,女孩则会把妈妈作为榜样。“而男人在家庭中至少应该示范出四种角色:第一个是爸爸,要明确爸爸是怎么带着孩子玩的。第二个是丈夫,孩子会学习爸爸怎么与妈妈相处的。第三个是男人,是硬汉,既表现在外形打扮上,也表现在内在担当上。第四个是儿子,儿子要向爸爸学习他是如何对待自己父母的”。
这本来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父亲只要在家庭中不缺席、不退缩,男孩本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习如何做一个男人,但是,很多爸爸放弃了自己的责任,也就是实际上放弃了孩子。
孩子在家庭中面临着父亲角色的缺失,到了学校之后,这种局面并没有明显的改观。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翻阅了教育部发布的2017年教育统计数据,发现从全国的情况看,的确存在女性专任教师所占比重更高的情况,其中高中女性专任教师所占比例为53.07%,初中为55.64%,普通小学为67.19%。
这是全国的平均数据,还有专家指出,这种女性教师比例过高的现象在大城市更加明显,女性教师所占比例能达到八成。
针对这种现象,甚至有学者呼吁要“拯救男教师”。
学校教育无性别化 男女生按照共同的标准要求?
男孩危机其实也是一场教育的危机,人们对这个观念已经达成共识。
现在的男孩在学校中又过得如何呢?
王丽莉的儿子子轩一直是很多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很好,还是学校的大队委。
“确实,儿子在学校上课认真听讲、下课绝不打闹、老师交给的任务一定认真完成。”王丽莉说,班上一共有两个孩子当选了“市三好”,“一个是我儿子,班上最乖的男生,还有一个是班上最听话的女生”。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说以升学为导向的学校教育必然产生应试为主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听话、认真、仔细等利于女孩的评价模式无形中强迫着男生向这样的标准看齐,束缚着他们的天性。
这些年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虽然,减负、尊重儿童个性发展成为改革中的常见词,但是,在一线,效果并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不少学校中了解到,随着中高考难度的降低,与之配套的评价体系并没有完全形成,造成“分分必争”的现象,这种压力在初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我儿子几乎每天写作业都会写到晚上11点。”初一孩子家长李恒说,“我家这个楼隔音不好,我经常听到隔壁小孩因为写不完作业而大哭。”
按照中国家长对学业压力的特有“感知能力”,这种压力必然会向下传导,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压力也在默默加大。
开学之际,年轻妈妈袁媛陷入了恐慌,起因是她与儿子幼小衔接班老师的一次谈话。谈话中,老师告诉袁媛:你的儿子坐不住,没有专注力,对上学不感兴趣。
一番评价让袁媛对自己的教养方式产生怀疑。为了纠正自己的“错误”,袁媛加大对儿子的管教力度,特别是对老师提及的缺点加以关注。一段时间下来,儿子沉稳不少,但另一方面,袁媛明显感觉到,儿子会防着自己:“妈妈好像是老师派来的间谍。”
小儿的一句看似玩笑又看似认真的话告诉我们,学校教育已经完全渗透到家庭中,孩子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之间的界限也日渐模糊。
家校界限模糊了,校内和校外的界限同样不清晰了。
中国教育在线今年上半年发布的《2017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小学课外培训界“众所周知”的机构“好未来”的培训人次从2013年的82万人次增长到2017年的393万人次,增长近4倍。
现在,从校内到校外、从家里到家外都是学习,男孩女孩都是一个标准,男孩好动、探索的天性或说优势被挤压得更加惨烈。
娱乐“妖魔化” 男孩审美进入误区?
就在符合男生天性的外部空间被压缩到极小时,有一种空间却在变大。
这就是网络。
随着手机的普及,互联网与孩子如影随形。当学生的世界变成从一个教室到达另一个教室后,网络世界则因为它的随时随地、随心所欲、色彩缤纷、丰富有趣而“必然地”成为他们的“贴身玩具”。
“我们做过的一个研究发现,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榜样对孩子的影响力会达到最高峰,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偶像的影响力达到最高峰。所以说榜样和偶像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力是巨大的。”孙云晓说。
当网络成为孩子身边少有的“伴随者”时,网络上经常出现的人便成了孩子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而这几年,各类选秀节目、真人秀节目大行其道,“一夜爆红”的故事不断冲击着孩子们的大脑。
“前两天带孩子到家附近的蓝色港湾放松一下,半天工夫碰到两个节目组的‘海选’。”北京家长刘画说,“这些人扛着机器(摄像机)只要看到十几岁的孩子就往上冲,几个问题的采访之后就告诉孩子,‘你已经通过了×××节目的初选,×号到×地就可以参加北京地区的正式海选了’,好像成为明星就是明天的事了,对孩子的影响特别不好。”
孩子心里的明星梦像长了草。
而电视上、网络上、路边广告牌上出现的“梦想成真”的真明星们却又不断“刷新”着人们的审美观。
“如今流行文化里的中性打扮也会带来新的潮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媒体学院讲师吴玥说。
娱乐圈的目标是为了博眼球,男明星女性打扮可能并不完全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倾向,无非是为了挣钱。但是当这种宣传铺天盖地的时候,还缺少分辨能力的男孩又怎能分清哪些该学哪些不该学?
“娱乐圈已经有妖魔化的倾向了。”胡萍说。
不少专家指出,这种妖魔化可能被人为地夸大了,绝大多数男明星仍然充满阳刚气,这种“娘气”应该只是亚文化,是暂时的。
不过,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琴在一次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说,随着媒体的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变得尤为重要,这一教育早在1930年代国外就已经开始在做,就是为了教育青少年如何辨识和判断各种媒介信息以及使用媒介信息,运用媒介工具来促进个人生活、社会发展的能力。
但是,显然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并没有真正被重视。
即使,“小鲜肉”们并不代表所有男明星,即使充满“娘气”的文化也可能仅有短暂的生命力,但是青少年却是在毫无识别力的情况下在这种亚文化中浸淫,我们怎么保证男孩们的审美不会发生改变?
显然,该有适度的干预和引导了。“比如在美国,我看到美国的学生到处都在打橄榄球。在日本,打开电视就是棒球。棒球是他们的国球,非常热门,很多中小学生双休日都要回学校去运动。”孙云晓说。
只有我们的学校按照教育规律来育人,我们的家庭按照常识来生活,我们的男孩都能到操场上挥洒汗水,这样培养出来的男孩子可能成绩不是最优异的,但是绝不会一身“娘”气。(见习记者 王豪 记者 樊未晨 实习生 王馨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