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骂你咸鱼啥意思,别人骂你是咸鱼你该怎么回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4-06-15 16:27:46

别人骂你咸鱼啥意思,别人骂你是咸鱼你该怎么回(1)

日前,省教育厅等13部门联合出台《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对校园欺凌的分类、预防、治理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对校园欺凌说“不”。《实施办法》自2018年12月1日实施,有效期3年。

《实施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欺凌者恃强凌弱给被欺凌者身体和心理造成轻微痛苦,其行为没有违法,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一)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的”。这意味着,给同学取“侮辱性绰号”也属于“校园欺凌行为”。

在东时官微中,不少网友对此纷纷留言。有网友称:小学绰号叫“咸鱼”,这属于侮辱性绰号吗?话说,在孩提时候,有几个小朋友没被取过绰号?有小伙伴甚至为了绰号闹矛盾。只是这“侮辱性”绰号如何界定,相信不仅学生关注,老师关注,家长也关注。

东时调查

“荷包蛋”“轮胎”中小学生绰号真不少

东时记者走访了我市不少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对孩子们彼此间取绰号情况进行了解。在接受调查采访的幼儿园中,10多位在中班和大班的孩子,对取绰号尚没有明确认识,他们自己的绰号,不少是家长给他们取的小名。而随机询问的20位小学和中学学生,他们中90%都有被同学取绰号的经历,其中80%有给别人取绰号。

幼儿园取绰号极个别

小牛、大黄、小狗……这些都是开玩笑经常说的口头禅,也是热门绰号之一。东时记者走访市区多家幼儿园,年岁较小的孩子们,对“绰号”还是陌生的。

“我们几个老师从小班开始带小孩,一直到毕业的,学生都很了解,都不会相互取绰号的。”位于惠城区水口街道大湖溪某幼儿园的李老师介绍。而实际上,在她所带的幼儿园大班里面,同学之间称呼都是直接喊名字,而该园老师也教导学生相互之间应该叫名字,“这么多年来,很少有发现有取绰号的事情发生,有也是极个别的”。

东时记者走访了水口、江北等一带的幼儿园,尚未发现有学生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或所在的班级有学生相互取绰号的情况。家长刘女士的小孩在江北某幼儿园读大班,虽然并不是公办的幼儿园,但学费也并不是很高。她说,小孩所在的班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外来工子女以及村民,虽然素质并不是很高,但学生之间都是直呼其名,“老师也会教,有情况也会反应给老师”。而据其了解,其居住的社区内的幼儿园,极少听说有小孩被取绰号的。

小学中学学生绰号多

记者问询了我市不同学校的多名小学生对“取绰号”的看法,综合来讲,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对于“取绰号”心思单纯。孩子们反映,一般是调皮的男生之间才会取绰号,而且一般是从名字里找一个字来取,大家只觉得是好玩,并不清楚算不算“侮辱性”。惠州市某小学三年级女生小优说,她班上有个男孩子胖嘟嘟的,姓何,就被同学取名“荷包蛋”,还有被叫“轮胎”的,虽然这些绰号她“觉得不太好”,但同学还能接受。

惠城区江北一所小学三年级的女生小安,因为名字里有个“安”字,被同学称为“天安门”,这个绰号她“还能接受,因为不算难听”。而惠阳某学校二年级女生小圆则说,她只知道班上有一个比较调皮的男生有绰号,因为他姓蔡,就自己取了个绰号“青菜”。小圆说,“大家平时都是叫名字,就算这个蔡同学有绰号,女生也不会主动叫。”

惠阳某高中二年级女生小陈说,班上玩得好的同学之间有许多会有绰号。“绰号一般是根据名字特点来取,比如用名字最后一个字加个别的字或词语,用来凸显这个人的个性特点。”小陈说,这些绰号都是友善的、亲切的,叫多了就习惯了,大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同学说

有些绰号令人难以接受

在中小学中,起绰号、被叫绰号,往往是名字谐音,或与外貌、性格相关,有些绰号挺美的,但不少绰号就让人难以接受。在采访中,我们听到学生们谈起最讨厌的绰号带来的伤害,有些真的意想不到。

被叫“水桶”她几次闹绝食

“我很讨厌别人起绰号,我觉得这种行为就是人身攻击。”就读于我市某初中的黄同学告诉东时记者,从小学开始,校园里就流行给别人起绰号,比如长得胖的同学,会被叫“胖子”、“小肥猪”、“小胖墩”……黄同学说,她有一个比较胖的好朋友,总是被班上的男生叫“水桶”,就是因为她长得比较胖。

“我的好朋友经常因为别人给她起的这个绰号偷偷地哭,还有几次要闹绝食,她说不吃饭就会瘦下来,就不会被同学这么欺负了。”黄同学说完表示很气愤。“因为我看不惯其他同学欺负我的好朋友,所以同学们为了报复我,也给我起了一个难听的绰号,我不想告诉你。”黄同学说,同学们这样的行为严重伤害了被起绰号同学的心灵。“我们经常都会躲起来哭,觉得很委屈。”黄同学希望学校老师能够严格处理给别人取绰号的同学。

从“四眼田鸡”到“学霸”

就读于我市某中学的刘同学很喜欢现在自己的绰号,“同学们都叫我学霸。”

刘同学告诉东时记者,从上学到现在,自己被换过很多绰号,因为从很小的时候就戴眼镜,也曾被同学嘲笑叫做“四眼田鸡”。“上中学开始,因为自己成绩不错,可能是老师口中的好学生,久而久之同学们就开始叫我‘学霸’了。”刘同学告诉东时记者,同学一般会在求他帮忙解题的情况下叫他。

刘同学坦言自己不会主动给别人起绰号,但有时也会跟着别人叫,叫着叫着就习惯了。“但我绝对不会叫别人一些我认为是侮辱性的绰号。”刘同学如是说。

“福尔摩斯”“小仙女”多好

同样就读于该校的王同学则说,自己以前不懂事,小学的时候会揪住别人比较明显的特征起绰号,后来有一次被妈妈听到了,妈妈于是很严厉地批评他说给别人起绰号是很不礼貌的表现,他也觉得这样做很伤人,就再也不盯着人家的缺陷起绰号了。上了中学后,只会给别人取善意的绰号了。

“我有个朋友,他逻辑思维特别强,我都叫他‘福尔摩斯’。”王同学认为,取绰号要看对谁而言,有的人内心比较敏感,比如别人长得胖,本来就自卑了,你还非要叫别人“胖子”那就很伤人。针对别人的缺陷而取的绰号就是一种侮辱和人身攻击。但因为别人优点而起的绰号,大家就很容易接受,并且会很喜欢。比如长得漂亮的女生,你给她取名“小仙女”,别人就会很开心。

老师说

大部分学校师生间不允许起绰号

东时记者采访部分小学老师了解到,大部分学校老师是不允许给学生起绰号的,也不允许同学间起恶意的绰号。少部分学校老师也会私底下给同学甚至老师、校长起绰号,但都是善意、能够被大家接受的绰号。

男生被叫“娘娘腔”引发打架事件

叶老师告诉记者,学校是不允许老师给同学取绰号的,也不允许同学们相互取恶意的绰号。“面对同样的绰号,不同同学会有不一样的反应,存不存在伤害,就在于对方能不能接受。有人觉得‘小胖墩’很可爱,有人就觉得这是一种侮辱。这跟当事人的表达也很有关系,最终的界定还是在于当事人的感受。”

叶老师说,她也曾处理过同学间因为取绰号引发不愉快的事件。当时有一个六年级的男生,性格比较温和,却被同学叫成“娘娘腔”。有一天,这个男生忍无可忍,对着喊他绰号的同学拳脚相加,最后演变成了一场打架事件,这就是一次典型的因起绰号引发的校园欺凌。

叶老师坦言,小学阶段,同学们大多会以外貌来给别人起绰号。比平均值胖一点的、瘦一点的,甚至特别白、特别黑的外貌特征,都会被同学拿来起绰号。大家也很喜欢拿动物来起绰号,比如猪、熊猫、猴子,都是比较“热门”的。低年级的同学可能感触不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内心越来越敏感,被绰号伤害时的外在表现也会越来越强烈。

互取绰号有时能令师生氛围放轻松

“这个问题可以很轻松地谈谈,我们学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领导与老师之间氛围都很轻松。”当东时记者问到学校老师是否会给学生起绰号时,来自我市另一所小学的傅老师告诉东时记者,在他们小学,大家都会相互取绰号,还可以直接给校长取绰号,校长也很幽默地接受。学生之间也有个别人会给别的同学取绰号,但孩子们很积极乐观,都是比较活泼开心的。

“没有因取绰号出现吵架或打架的情况,但有没有在老师背后因取绰号而发生矛盾我就不敢说了。”傅老师说,就老师而言,他们会对行动比较慢的,什么都蒙蒙的孩子,取名诸如张蒙蒙、黄呆呆等;平时泼辣说话快的,老师则会取名嘴渣渣、小邬鸡(姓邬)等。

律师分析

如何界定“侮辱性绰号”

“这不仅是学校教育的范畴,更是社会教育中的重要部分。”惠州律协刑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伟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周乐文说,校园欺凌事件频发的背后,反映出孩子的社会情感学习长期被社会和家庭忽视的问题。《实施办法》对学生欺凌的定性、工作机制、预防和处置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通过系统化的制度安排,为治理校园欺凌提供精准而高效的措施,具有积极意义。

周乐文说,《实施办法》规定欺凌者恃强凌弱给被欺凌者身体和心理造成轻微痛苦,其行为没有违法,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的,属于情节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之一。

周乐文分析:刑法意义上的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其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所谓人格尊严,是指公民基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地位、声望、工作环境、家庭关系等各种客观条件而对自己或他人的人格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认识和尊重。所谓名誉,是指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名望声誉,是一个公民的品德、才干、信誉等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所谓名誉权,是指以名誉的维护和安全为内容的人格权。

周乐文认为,校园欺凌中故意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的行为属于言语暴力,虽有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但一般情况下情节轻微,不足以构成侮辱罪。而如何界定侮辱性绰号,可以参考侮辱罪的构成要件,判断该绰号是否涉及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对学生的身体、性格、行为障碍等缺陷的攻击,或是对其家庭及个人不愉快经历的嘲讽,是否对被欺凌者的心理造成伤害,以当事人的内心感受为准。

心理咨询师

被取侮辱性绰号该怎么办

在教育领域从事八年心理咨询工作的学大教育心理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海云告诉东时记者,所谓欺凌行为,是指施害者对被害者进行经常性的或者持续一段时间的恶意行为。这种恶意行为包括:肢体,言语或非言语性的伤害,因此取绰号“咸鱼”,只要令当事人感到不适的言论羞辱等行为,都属于言语方面的欺凌伤害。

当被人取侮辱性绰号,学生应该怎么办?刘海云建议学生,一旦认为绰号伤害到自己的自尊,就应该坦诚地告诉对方“我不喜欢这个绰号,请你不要再这么叫我。”对于给自己起侮辱性绰号的同学,则不要容忍和退让,要勇敢地对他“不”。“软弱的方式只会让对方变本加厉,因此当他人侵犯自己时不要躲也不要怕,直视对方他的眼睛并严厉地指责他,让对方看到你的力量。”刘海云指出,如果以上方法不见效,可以请老师开一个主题班会,讨论绰号给同学们带来的伤害,通过交流与讨论,给同学绰号的风气可能会被刹住的。如果寻求老师的方法觉得不合适,学生则可以勇敢地和父母一起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被人取侮辱性绰号,家长应该怎么办?刘海云认为,面对孩子被欺凌,被人取侮辱性绰号,首先家长要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保证孩子愿意和家长表达他所受的委屈,然后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恰当引导,“如果取的绰号无伤大雅,孩子没有太多的负面情绪,家长则可以和孩子谈心,要教会他自信,让孩子不要把这个事情太往心里去。如果孩子对绰号很敏感,家长可以找班主任出面解决问题,如果事态已经严重到班主任甚至校方都无法解决,家长可以考虑为孩子转学。毕竟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刘海云表示,当孩子被取侮辱性绰号,家长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尤为关键。

刘海云同时还指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也要注意切勿以自我为中心,切勿凡事外归因。“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的一些不顾及他人感受的行为却以‘孩子的天性’为由为孩子开脱,这样容易培养出一个容易欺凌他人、忽略他人感受的孩子,而当发生问题时,有的家长会认为是别人的原因而忽略孩子自身应该承担的责任。”刘海云建议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切勿说教为主应该更多地以聆听、有效提问及建设性沟通为主。

除了家长要做好教育和引导外,刘海云认为,在幼儿园、小学低年龄阶段的教育中,增加孩子之间的尊重教育、情商教育、性别教育尤为重要。她建议学校或班级一旦发生不尊重孩子的教育问题,可介入团体心理辅导,将发生的一些不当行为的苗头如:打架、取笑同学、玩弄同学等类型问题进行处理,而不是以

“孩子还小这些都是正常的”为由置之不理,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孩子早些学会尊重、沟通、处理矛盾等人际交往方式。

别人骂你咸鱼啥意思,别人骂你是咸鱼你该怎么回(2)

向校园欺凌说“不”!

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

11月12日,省教育厅等13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对校园欺凌的种类、预防、治理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实施办法》自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3年。

校园欺凌行为分三类

《实施办法》适用于我省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以下简称“学校”)校园内外的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实施办法》所称中小学生欺凌(以下简称“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实施办法》对校园欺凌行为的性质进行了划分。《实施办法》明确,欺凌事件分为情节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情节比较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

其中,欺凌者恃强凌弱给被欺凌者身体和心理造成轻微痛苦,其行为没有违法,属于情节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如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的事件;侮辱其人格,程度较轻的事件;损坏他人财物,价值较低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贬低或者侮辱他人人格言论事件。

欺凌者恃强凌弱的行为尚未违法、对被欺凌者身体和心理造成明显伤害,属于情节比较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如对被欺凌者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等物理攻击的事件;捏造事实诽谤被欺凌者的事件;在社交媒体用图像贬低或者侮辱被欺凌者人格的事件;强脱被欺凌者衣物事件;强索被欺凌者财物事件等其他情节比较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

而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则包含经过学校教育再次恃强凌弱的事件;在社交媒体上传被欺凌者受欺凌图像的事件;行为违反治安管理法规,但未满十四周岁不予处罚的事件;行为违反治安管理法规,但依法属于不予处罚的;携带刀具等器械威胁或殴打被欺凌者的事件;多次强脱被欺凌者衣物事件;多次强索被欺凌者财物事件;其他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

不涉及违法犯罪的以学校处置为主

《实施办法》明确,学生之间发生的不涉及违法犯罪的欺凌事件的处置以学校为主。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成立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委员会 (以下简称

“学校学生欺凌综治委”),对学生欺凌事件进行认定和处置,高中阶段教育的学校学生欺凌综治委应吸纳学生代表参加。学生之间发生的不涉及违法犯罪的欺凌事件的处置以学校为主。

学校处置学生欺凌事件应由学校学生欺凌综治委认定欺凌行为。学校一般应在学校学生欺凌综治委启动调查处理程序10日内完成调查,作出处理决定;学生欺凌事件情况复杂需要延长处理时间的,由学校学生欺凌综治委负责人提出,经校长批准可以延长10日。

学校可以根据欺凌者实施欺凌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对欺凌者采取一种或多种相适应的惩戒方式,如对欺凌者给予批评;责令欺凌者向被欺凌者当面赔礼道歉,取得被欺凌者谅解;责令欺凌者在监护人陪同下在学校写检讨书,并由监护人签字;训诫;纪律处分等。其中,对于未满8周岁的学生不给予纪律处分,可以给予口头批评教育,帮助改正错误。

学校对于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中的欺凌者,在进行批评的同时给予惩戒,必要时可将实施欺凌学生转送专门教育学校进行教育。涉及违反治安管理的学生欺凌事件的处置以公安机关为主,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对于严重欺凌者可以给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处分。涉及犯罪的学生欺凌事件的处置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主,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对于严重欺凌者给予直至开除学籍的处分。

学校出现失职渎职将被问责

《实施办法》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和专家对辖区内学校的学生欺凌进行专项调查与评估活动,并支付费用。

《实施办法》强调,政府部门职责落实不到位、学生欺凌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单位,由本级人民政府给予通报、约谈、挂牌、督办、实施一票否决权制等方式进行领导责任追究。政府部门和学校相关工作人员在学生欺凌事件发生后的处置存在失职渎职行为,因违纪违法应当承担责任的,依法给予相关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将依法由其所在单位或村(居)民委会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条例行为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