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6日早晨至夜间,河南大部地区久旱逢甘霖,出现有效降水。据监测实况图显示,本轮降雨天气过程中,河南淮河以北大部出现小到中雨,黄淮之间部分县市(区)出现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4.7毫米,地市平均降水量——郑州32.4毫米、周口23.7毫米、开封22.7毫米、洛阳22.1毫米、南阳21.6毫米、漯河20.6毫米、济源17.8毫米、平顶山15.4毫米、驻马店15.3毫米、商丘10.5毫米。降水排名前三的站点为:荥阳市贾峪115.0毫米、荥阳市塔山104.6毫米、洛阳市辛店99.5毫米。省会郑州国家站点的累计降水量为45mm(08-20时),达到大雨量级。对于当地的旱情缓解有相当给力的促进作用,利于土壤墒情恢复和维持。
15日河南省降水分布
而对于本轮降水过程的背景原因上,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其中自然因素便是天气系统的转变和低空水汽输送的影响所致:当时河南等地处在500hpa高空槽前位置,低空有偏南风和偏东风交汇形成的冷切变线以及底层回流东风带来较厚冷垫,利于动力抬升和水汽辐合,从而成云致雨。
后者即人为因素,自然是大家听到多次的“人工降雨”。人工降雨又称人工增雨,是是指根据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促进云滴迅速凝结或碰撞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过程。
那么人工降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它真的能够完全改变天气环流形势从而实现说下就下、说停就停的状态呢?下面就来具体了解一下人工降雨的“前世与今生”吧!
降水雷达回波图
一、人工降雨的前世。
1.【古代巫术求雨】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幻想着掌握呼风唤雨的本领。刀耕火种的初民,跪在赤热的阳光下祈求雨水;巫师们为了求雨使尽了花招,有时戴上面具手舞足蹈,有时放开喉咙咿呀歌唱;他们还常常向冥冥中的神灵祭献牛羊牲灵,有时甚至祭献活人。巫师们用苇管向空中吹喷水珠,希望这种象征性的雨滴可以带来丰沛的雨水。美洲的印第安人在篱笆上挂上干瘪的蛇尸求雨,东方人跳龙舞,西方人做祈祷;但无情的干旱却一次次地使他们的希望和田地里的禾苗一起枯萎。
后来,求雨的花样不断翻新。有人鸣枪,有人爆破,还有人燃点化学物质,相信这类化合物的烟雾可能引来雨水。这些求雨者中也有个别幸运儿,偶然的巧合使他们的法术名噪一时。美国历史上曾有一个求雨者,机会赶得巧,颇有几次“灵验”,但弄巧成拙,几乎因此罹祸身亡。当时加利福尼亚州南部降雨达51厘米,大水吞没土地,人畜死伤无数,损失达数百万美元。愚昧的村民怨天尤人,指控这个求雨者施行法术招来大祸。
2.【现代起源】
人工降水第一次试验是在1946年,美国科学家谢费尔用飞机向温度为-20℃的层状云播撒干冰碎块,5min后出现降雪。这一试验成功引起各国重视,先后有80多个国家开展这项试验和应用作业。其中以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和前苏联等试验研究较多。
我国于1958年后在大多数省区进行了试验和应用,北方各地主要用飞机向系统性层状云播撒碘化银等冷云催化剂,以期增加冬春季节降水量;南方主要用飞机或高炮向积状云内播撒碘化银或盐粉,以期增加夏旱季节的降水量,少量试验在雨季进行,以期增加水库蓄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