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传统上的「中元节」,佛教称之为「盂兰盆节」,而它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鬼节。
农历七月神秘而幽暗,又称「鬼月」,尤其到了月半十五,更是地府鬼门大开的高峰,万鬼来到人间回家团圆,或探视亲友,或寻求供奉,等时间一到,地府重关鬼门,群鬼又得返回阴间。
对于亡者而言,「人间开放日」只有短短的一天,太宝贵了。所以我们也要趁着这个时机祭祀鬼神,缅怀祖先。这并非迷信,而是让我们停下脚步,学会敬畏天地、感怀先人,悲悯众生。
所谓鬼节,并不是什么可怕的日子虽然大家都把七月十五称之为鬼节,但自古以来,这不仅不是什么可怕的日子,反而充满了感恩和温情。
在道教而言,七月十五是「中元节」,还有正月十五上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分别是地官、天官、水官的生日。这天,不少道观会诵经作法,普度孤魂野鬼,是个祭祀祈福、赦罪消灾的节日。
七月十五在佛教则是「盂兰盆节」,又名佛欢喜日。《盂兰盆经》记载,佛陀弟子目犍连在七月十五供养僧众,让饿鬼道的母亲得到超拔。许多佛寺会在这天举行盂兰盆会,拔济累世的父母六亲,回报深恩。
在民间,七月十五最知名的还是鬼节的身份。此时阴气开始活跃,地府会放出全部鬼魂,让已故的祖先回家团圆,接受祭拜。人们烧纸钱放河灯,正是为了给鬼魂出行提供方便。
与鬼节呼应的,是清明节。春末清明,阴降阳升,是先人鬼魂回归的时节,人们扫墓除草,让祖先有个好住处。
鬼节清明,前后呼应,有来有往。弟子规说「事死者,如事生」,虽说阴阳两隔,古人对待逝去的亲人跟活人没啥不同,一直延续着浓浓的情意。
七月的鬼气,其实就是阴气既然七月十五不是啥可怕的日子,为何古人偏偏把七月视为鬼月,中元称为鬼节呢?
《说文解字》讲:「七月,阴气成。」因为这个月进入初秋,天地之间的阴气开始活跃。古人认为,人为阳,鬼属阴,鬼也跟着活跃起来了,所以就把七月称为「鬼月」。
《黄帝内经》里说「日为阳,月为阴」,太阳的远近主导阳气,月亮的圆缺主导阴气。七月十五是阴气生成后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阴气会变得旺盛而活跃。
这股满月带来的阴气跟鬼有啥关系不好说,但确实会对人产生明显的影响。有研究讲月圆之夜会产生「生物潮汐」,其实这就是体内阴气与天地之间阴气的变动同气相应的表现。
五脏之中,肺为阳中之太阴,肾为阴中之少阴,脾为至阴,都会受到影响。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脾在志为思,所以七月十五这天,很容易出现悲忧、恐惧、思虑等情绪。
民间传言讲,鬼节当天的阴气特别重,身体或命格较弱的人,容易身体不适或遭遇霉运,还说最好晚上不要外出啊,别人喊你不要答应,不要照镜子等等。不照镜子啥的有点扯,但这类说法也并非完全是迷信。
从中医角度看,五脏属阴而藏精,体弱的人五脏精气不全,遇到七月十五这样阴气活跃的日子,就很容易受到外境影响,难以控制情绪,体内阴阳失衡而生病。
所谓的鬼,不过是阴气的一种人格化体现,大可不必害怕,人正心正,让自己的阳气强大起来就好,鬼神都会敬你三分。
哪怕不论鬼神,健康角度看也是同样道理。农历七月阴气开始活跃,我们尤其要注意避开寒湿阴邪。偏阴的邪气受到天地间渐盛阴气的加持,更容易伤人。同时,也要把阳气养足了护住了,才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