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才是家的幸福源泉
有句话说:我的原生家庭,是空壳,只是一座房子,我不懂爱、不懂爱人,但是我也无比渴望爱与温暖。
这正是斯蒂芬妮原生家庭的样子。
她父母早早离婚,双方各自开始新生活,对她不闻不问。
斯蒂芬妮从小缺乏父母的关心和爱,以至于她跟男友杰米刚认识就同居,并很快*。
本以为,有爱人、有孩子的小家庭,为她的人生翻开了幸福篇章。
她为此放弃学业,生下女儿。殊不知,最终因男友家暴,结束了两人的未婚夫妻关系。小家庭只留下一位单亲妈妈,和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
后来,斯蒂芬妮带着女儿投靠过父亲,但被委婉赶出家门;求助过母亲,却得不到回应;也尝试过交往新男友,期待有所依靠,终究还是被迫搬离男友家。
她带着女儿不断地从一个住所搬到另一个住所,始终居无定所。
原生家庭里,缺失的安全感,致使斯蒂芬妮内心贫瘠,她渴望有人爱,希望有个房子,却都求而不得。
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显然,斯蒂芬妮就是那不幸之人。
而前不久刚结束的热播剧《以家人之名》,剧中贺子秋则是那幸运之人。
贺子秋未出生,就注定成为单亲家庭的孩子。
为了生计,母亲决定外出打工,把他寄养在外婆家,却被外婆当成累赘。
幸运的是,他被李尖尖的父亲认养。
一再被抛弃,他总是活得惶恐不安、小心翼翼。
母亲去深圳时,他一直追随着母亲的背影,越喊越大声,生怕母亲听不见:
“妈妈,你一定要早点来接我呀。”
“妈妈,你一定要早点来接我呀。”
“妈妈,你一定要早点来接我呀。”
......
总怕不被喜欢,他经常半夜起来偷偷洗衣服、在面馆帮忙擦桌子打扫卫生,拼命地迎合讨好。
子秋丢失的安全感,最后都被李爸和尖尖的爱填满了。
当子秋半夜偷洗衣服时,李爸满眼心疼。
当邻居故意逗子秋,不好好干活就要被赶走时,李爸蹲下来抱着子秋,认真地告诉他,这里永远都是他的家。
当有孩子欺负子秋时,尖尖总是第一个出手为他打抱不平。
当子秋受了委屈躲在被子里偷哭时,尖尖会拿一块糖给子秋,并拥抱安慰他。
马东说过:“心里有很多苦的人,只要一点点甜就可以填满。”
但子秋不止被投喂了一点点甜。
在李家,子秋不用感受寄人篱下,也不用唯唯诺诺,更多是无拘无束。
虽然子秋被抛弃,他却拥有了一个有爱的家。
虽然子秋不在李家户口本上,但在李尖尖心里的户口本上有贺子秋的名字。
这一份十足的安全感,才是家的幸福源泉。
用心陪伴,谱写家的温暖
董卿在《朗读者》里说过:“陪伴是一个很平常的事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陪伴意味着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
的确如此。
愿意花时间陪你的人,一定是特别爱你的人。
杨绛说:“时间不是金钱,时间是生命。”
是啊,她和钱钟书对女儿的爱,如同热爱生命一般。他们的女儿阿瑗曾写过《我们仨》的手稿,其中第一篇就是“爸爸逗我玩”。
阿瑗写道,钱钟书每天陪她玩。他用墨笔在阿瑗脸上画胡子、肚子上画鬼脸,他还像阿瑗的小玩伴一样,给她起绰号、疯玩打闹。阿瑗非常喜欢爸爸这样的陪伴,也喜欢跟爸爸撒娇。
杨绛在书中写道:
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
阿瑗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
我又变为最大的。钟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我们如有问题,问一声就能解决,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这是一个家最动人、温暖的画面。
一个家,是先有夫妻之间的陪伴,后才有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