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古典建筑来说,装饰部分至关重要。而建筑立面上占相当大比重的柱子,尤其是柱头,就成为了建筑上非常重要的装饰元素。
在古代西方,古埃及和古罗马的古典建筑上,演变出五种柱头形式对建筑进行装饰。
有人就奇怪了,这么注重装饰的中国古代建筑,为什么柱子上连柱头都没有?其实,并不是我们没有柱头,而是我们太看重柱头了,以至于把柱头的部分发展成了一种单独的结构,那就是斗拱。
斗拱,造就了中国建筑的灵活身段,也是其中最复杂的一种结构部件。梁思成先生说,斗拱之于中国建筑,“犹 order(柱式)之于希腊罗马建筑;斗拱之变化,谓为中国建筑制度之变化,亦未尝不可,犹 order(柱式)之影响欧洲建筑,至为重大。”
虽然位置是在檐下最明显的部分,可由于它身材娇小,还是很容易被忽略。上有屋顶和屋檐,下有额枋和柱子,斗拱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它不像屋顶那么绚丽招摇,也没有柱子那么稳固结实。它有的,只是榫卯咬合后的灵活身段,随时调整着整座建筑的倾斜与摇摆,使坚固的建筑有了柔韧和风度。
斗拱的前身叫作“栌栾”,“栌”就是柱头,在古代也叫“栭”(音而)和“楶”(音杰),其实就是一种斗状的柱头。在早期,柱顶上的“栌”,不只用于柱子的顶端,也用于梁下的其他部分,并不是柱子的专属构件,因此也就不被看作一种“柱头”,而成了一种独立的构件。在“栌”之上,又有横木或冠板,称为“枅”(音机),发展到后来,这种“枅”越来越弯,变成了向上弯曲的“曲枅”,名字也改成了“栾”,合起来就叫“栾栌”。这就是斗拱的雏形。
在中国建筑发展的原始阶段,建筑上的柱子就是直接用树干来做的,而树干上部的分叉部分,便形成了天然的柱头,正好在分叉的地方能支撑横向的屋梁。到了建筑发展的成熟阶段,有了正式的柱和梁,于是连接圆形的柱和方形的梁的交界地方,需要有比较大的承载面积,因而就出现“柱头”这种过渡形的构件。
最早的柱头是一个斗形,上大下小,用来连接面积较大的梁架系统和面积较小的柱子端头。后来,由于柱头部分越变越复杂,反而脱离了柱子,最终形成了独立的构件——斗拱。
简单地说,一个弓形的长条木,两端加上方形的木块,就组成了一个斗拱的基本单位。而建筑上的这一坨斗拱的单位量词叫作“朵”,像云朵一样飘浮在屋檐下,浪漫不?
清式斗拱(故宫)
我们现在所说的古建筑上的各种专业构件名称,基本上是以北宋年间官方颁布的《营造法式》为准。《营造法式》是北宋的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的《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斗拱,《营造法式》上称为“铺作”,又分为柱头铺作、转角铺作和补间铺作(两柱之间的斗拱)。
怎么区分古建筑的修建年代?如果不告诉你一个建筑的修建年代,你能依靠它的特点判断出来吗?放心,一点也不难,现在就告诉你一个基本规律。
一般来说,判断一个古建筑的年代,主要看三方面:屋顶、梁架、斗拱。这里我们只说斗拱。历代中国建筑在斗拱上的变化是这样的:
年代越久远的建筑,斗拱越大,用料越厚重,补间铺作越少(一般是一朵或两朵);年代越接近现代的建筑,比如明清时期,斗拱越小,而且补间铺作增多(一般四到八攒,清代不叫朵了,叫攒。看吧,不如宋代浪漫),甚至斗拱只被当成了一种装饰,而失去了结构上的功能。
补间铺作(独乐寺)
有人说,中国建筑史就是一部偷工减料的历史,越接近现代,建筑上的很多结构优势和做法越少。唐宋建筑经常使用的生起、侧脚、月梁等做法,后世越来越少见。建筑上的“生起”指的是两边的柱子高度逐渐升高,“侧脚”指建筑外檐柱子的上端略向内侧倾斜。这两种作法都是为了形成视觉上的扩张感,在结构上起到稳定和加固的作用,不过在后来的建筑中越来越少,逐渐看不到了。
梁思成先生将中国建筑史分成了三个时期:唐辽豪劲、宋金醇和、明清羁直。唐、五代和辽时期的建筑风格豪迈壮阔,是中国建筑发展最高潮的时期;到了宋代和金的时期,继承和保持了唐辽时期的风格,并相对缓和;而到了明清,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使建筑风格变得相对僵硬和浮夸。
唐宋建筑确实比明清建筑更好玩儿。
唐宋时期的建筑,斗拱层在整座建筑上占的比例较大,高度接近柱子的 1/3。这么硕大的斗拱,多出点力气也是应该的,它举起沉重的屋檐,向外伸展,使建筑的出檐非常深远,一般都能伸出三四米的屋檐,是不是很帅?而到了明清时期,皇权变大了,斗拱却变小了,屋檐也相应地缩短,斗拱在屋檐下密密麻麻排成一排,再画上蓝绿色的彩画,就像学会了变色龙的绝技,想看见都费劲。
在斗拱上层,还有一个或两个尖尖的东西,这又是什么呢?
这个尖尖的东西叫作“昂”,是在斗拱之上的一种斜置的构件。
昂的外侧挑起檐檩,内侧压在梁下,利用杠杆原理将屋檐挑起。其实,“昂”才是托起屋檐真正的“手”,正因为有了昂的“挺身而出”,才有了建筑上出挑的飞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