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月令”中,在此月,北半球的太阳高度逐渐降低,白昼时长缩短,气温逐渐下降。尽管在南方偶尔会出现春日气候,但整体上仍然呈现出初冬的特点。
古时,人们将黄道周围的二十八组星象视为参照系,用于观测天体星辰的变化和人间四季的轮转,这些星象被称为“二十八宿”。根据方位,将这二十八星宿分为四大部分,以“四象”表示,即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和北方玄武。每组包含七个星宿。古人通过观察东方苍龙七宿的位置,来推断四季变化和耕作时机。农历十一月是冬季的第二个月,此时东方苍龙七宿已经由东方夜空降落至西方,逐渐消失在北方的地平线之下。古人将此现象称为“潜龙在渊”,因此将农历十一月称为“龙潜月”。
“腊”是对祖先和众神的祭祀活动,这种仪式被称为“猎祭”,因为在先秦时代,“腊”和“猎”是通假字,因此也被称为“猎祭”。后来,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制定了历法,将年末年初的十二月命名为“腊月”。
记者:陈月飏
编辑:路景斓
图片:图虫创意
可能你还想看
▶“晚上拍太好看了!”还有5天!超火的南京西路光影秀,和你不见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