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处暑指的什么,二十四节气处暑是什么时间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4-07-14 21:38:28

文|郑学富

今年从7月15日这一天正式入伏,将于8月23日迎来末伏的最后一天。《说文解字》:“暑,热也。从日,者声。”暑由者和日两部分组成,“者”,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在甲骨文中就是“煮”的意思,表示引火炊煮。上面有日头晒,下面如同用火在煮,表明热到极致。东汉刘熙《释名·释天》:“暑,煮也;热如煮物也。”可见,暑天不仅是热,更是湿热交蒸,所以今人形容为“桑拿天”。

24节气处暑指的什么,二十四节气处暑是什么时间(1)

三暑,即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大暑、处暑,也可理解为初暑、中暑、末暑。小暑开始进入炎热的天气,是小热,还不十分热。15天之后即是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大暑为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半个月后即到了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秋。但是炎热并没有结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老虎”,立秋半个月之后方迎来处暑,“处”的本义是“止息”“停留”的意思。“处暑”表示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暑气开始消退。

24节气处暑指的什么,二十四节气处暑是什么时间(2)

《说文解字》:“伏,司也。从人,从犬。”造字本义:猎人带着猎狗,趴卧隐蔽,伺机出击猎物。“伏”的含义是“隐蔽、隐藏”,与热没有直接关系。古人为何用“三伏”来表示最热的天气呢?三伏由来已久,在《史记》中就有“德公二年初伏”的字样。三伏表示炎热源于“五行相生相克”之说,认为最热的日子属火,而庚属金,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有三伏之说。

伏日,亦称伏天,古代也指三伏中祭祀的一天。因此,伏也是夏祭名(夏祭为伏,冬祭为腊)。《汉书·东方朔传》记载:初伏这天,汉武帝下诏赐肉,群臣都到了,可到天色已晚大官丞迟迟没来。东方朔沉不住气了,就拔出剑来上前割了一块肉,对大家说:“伏日当早归,大家快割了肉拿回去吧!”第二天,汉武帝责问东方朔:“昨天赐肉,你为什么不等诏书下来,就擅自割肉回家?”东方朔脱帽谢罪,武帝让其自我检讨,东方朔说:“东方朔啊,东方朔啊!受赐不待诏,为何如此无礼?拔剑割肉,一何其壮也?割之不多,又何其廉也?回家献妻儿,又何其仁爱?”汉武帝笑言:“我要你自责,你却自我表扬起来了!”又赏他一石酒一百斤肉。

现在入伏时,在鲁南枣庄和苏北徐州一带有喝羊肉汤的风俗,民间流传着“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里头吃鸡蛋”的说法。三伏包括初伏、中伏、末伏,这是用古代“干支纪日法”推算出来的。俗话说“夏至三庚便数伏”。初伏,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中伏,是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末伏是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这里的庚日,是指“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那一天,每一个庚日相距10天,中伏与末伏之间,可能相距10天,也可能相距20天。

三伏,处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尤其中伏更热,民间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和“热在三伏”的农谚。北宋王仲修有诗云:“三伏金藏暑正隆,火云万里日轮红。禁中自有清凉地,不借麻姑避暑宫。”自古就流行三伏天避暑的风俗和习惯。秦汉时期,官方在三伏的首伏会放假,鼓励官员、民众根据各自的条件避暑。汉武帝每年五月前往雍州的云阳山避暑,到了农历八月才回到长安的宫廷。清朝的皇帝则每年到承德避暑山庄办公。

三伏天,人们一般待在家里避暑,并不爱串门,可有的人却不识相。曹魏学者程晓的《嘲热客诗》就描写了这样的人:“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主人闻客来,颦蹙奈此何……摇扇臂中疼,流汗正滂沱。莫谓此小事,亦是人一瑕。传戒诸高朋,热行宜见诃。”此诗嘲讽大热天去别人家做客给主人带来的烦恼。每到三伏时期,大家都关门谢客,偏有人还去别人家串门。主人一听,眉头都皱了起来,汗流浃背穿戴一番。结果这个客人来了,还没有什么要紧的事,热得主人摇着扇子,还是挥汗如雨。

如上所述,三暑是从节气角度来确认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而三伏则是从五行的角度来描述最热的季节,角度不同,但时间基本重合。

(本文作者为山东省枣庄市政协文史馆馆员、枣庄市首批社科智库专家)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