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眠期间,它们不会移动,不会进食也不会排泄和进食,只依靠身体储存的能量维持基础代谢。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蛇属于变温动物,体温会随着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但是身体内的细胞需要在合适温度下才能最大程度制造能量,在温度较低时,细胞能够生产的能量较少,不足以维持生命活动。
因此当外界环境温度变低时,变温动物们普遍会采用冬眠的方式。乌梢蛇更是其中的翘楚,它们每次冬眠时间会达到6个月,在这6个月中仅仅燃烧体内储存的能量为生。
提到秦岭的蛇,就不得不提到秦岭的环境。我们知道秦岭是我国南北方分界线,也是冬季气温0摄氏度分界线,也是800毫米降雨量的分界线。
这是因为,秦岭山体不高不低,刚刚好能够阻挡住来自海洋的空气,能够阻止东南信风、西南信风继续深入内陆,而东南信风以及西南信风会携带大量水汽,以至于这些水汽无法运输到内陆,从而导致内陆地区降雨量变少。
在冬天时,秦岭可以阻滞西伯利亚寒流继续向南,使得秦岭以南地区即使在冬季仍可以保持在0摄氏度以上。
正是因为秦岭的地理位置以及山体高度,使得它南北两侧的气温、降水量差异巨大,而气温以及降水量又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在秦岭以南,由于温度较高、降雨量较为丰富,所以当地的森林以常绿阔叶林为主,而秦岭以北地区则以落叶阔叶林以及针叶林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