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紫金山新闻】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我国和粮食有关的文物众多,它们不仅见证了人类粮食生产的历史,还反映了不同地域和时代的农耕文化。
丰收景象。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万岁”炭化稻米刷新认知
一万年之前,长江下游已经开始了水稻的栽培。200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在浦江县发现了上山遗址,出土了大量稻作农业遗存,包括水稻收割、加工和食用的较为完整的证据链,刷新了人们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认知。2006年,上山文化正式命名,它是长江下游最早的新石器文化,经碳-14测年确定,距今最早已有一万年的历史。
如今,浙江省浦江县上山考古遗址公园“镇馆之宝”便是一粒已经“一万岁”的炭化稻米,粒长3.732毫米、粒宽1.667毫米、粒厚1.723毫米。
余姚市河姆渡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展示区。 图片来源:新华社
民以食为天,在位于余姚的河姆渡遗址,也出土了大量稻作相关证据。历史专栏作家“坚叔”介绍,河姆渡遗址距今有7000年至5300年历史。遗址发掘中,发现大量稻谷,刚出土时颜色鲜黄,外形完好,经鉴定属于人工栽培水稻。在一些陶釜底部还留有“锅巴”,肉眼即可看到颗粒完整的饭粒,说明先民以稻米为主食,自然稻作农业也成为河姆渡文化的重要标识。
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展出的出土稻谷。图片来源:新华社
地上地下都有储粮设施
种了粮,古人如何储粮?在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遗址(距今8000多年),考古工作者“挖”出了189个“粮仓”,能储存粟至少5万公斤,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这样的储粮规模令人惊叹。
在距今约5000多年的良渚文化遗址的池中寺台地,考古工作者勘探出一片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的炭化稻谷堆,显示出城内巨大的粮食储藏量。
《周礼》记载,西周不同层级的行政机构均设有储备仓库,其中就包括粮食储备。具体执掌储备的官员叫“遗人”,他的职能是:掌管王国的委积(指粮食等财物储备),用来向民施以恩惠;掌管乡里的委积,用以救济乡民中饥饿困乏的人;掌管门关的委积,用以抚养为国牺牲者的家属;掌管郊里的委积,用以供给出入王都的宾客;掌管野鄙的委积,用以供应往来的旅客;掌管县都的委积,用以防备灾荒。
中国民间传统的储粮设施是“囷”。古代,谁家里的囷越多,代表着粮食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