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涨潮时,厦门市滨海湿地公园都会上演浪漫一幕——三座岛上的树林被海水淹没,仅有一些较高树种的林冠露出水面,宛若一片“海上森林”,如果从高空向下俯瞰,就会发现原来这是一副由爱心和五星组成的画作。
厦门下潭尾火炬大桥一侧,滨海湿地公园的红树景观
(图片来源: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但是看到这,一些内陆的朋友们或许会好奇:居然有树泡在海水里还能活着,甚至正常地生长繁殖,这也太神奇了吧?
没错,这种神奇的树就是红树林。
01
叶子明明是绿色,凭什么叫红树?
具体而言,红树林泛指一类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并不是某一个物种。至于为什么被称为红树,顾名思义,并不是说它的树叶是红色,而是因为这类植物在一些情况下会呈现出红色的外观。
红树植物中的很多成员都属于红树科(Rhizophoraceae),这些红树科物种的树皮中含有一种叫做单宁的物质,与空气接触后会被氧化为红色,这样一来,可不就是“红树”了吗?
红树植物树皮中的单宁遇空气后被氧化为红色
图片来源:environment.bm
红树植物根据其特性又可以分为真红树植物和半红树植物。真红树植物一般指的是仅分布在海岸潮间带的物种,而半红树则是那些既可以生长在潮间带,也可以在陆地上生存的物种。但不论是真红树植物还是半红树植物,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可以在海水的周期性浸淹的环境下存活。
潮水涨起,漫过红树林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这一点对很多植物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大家都知道,如果给家里的植物浇盐水,没几天咱们的爱花可能就会“香消玉殒”。潮间带海水周期性浸淹带来的高盐和缺氧环境对植物而言十分严酷,不仅如此,热带、亚热带地区海边的高温烈日对他们来讲也是莫大的挑战。
而红树植物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演化出了许多有趣的性状,诸如特异的根系结构、特殊的繁殖方式来适应这样严酷的环境。
02
不仅扎根厉害,还会“吐”盐?
咱们先来看看红树植物奇特的根系结构,常见的红树植物的根系类型包括:支柱根、笋状根、表面根、板状根、指状根和膝状根等等。根据这些名字,大家应该很容易想象出这些特异根系的大致模样,这些特殊的根系内含有丰富的通气组织,可以帮助红树植物更好地进行气*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