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边说边哭。
听着她的哭诉,能想象到她的焦急。
是啊,人到晚年,我们最怕的就是被这个社会抛下,最怕的就是身边无人陪伴。
那么,倘若不婚的人越来越多,老来无子,这群人的晚年生活又该怎么办呢?
有人叙述了他身边人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终身未婚的孤寡老人。老人身体很硬朗,每个月靠着低保的几百块钱勉强度日。
他平日里很乐观,和村里人的关系都很好,没事的时候就坐在村头,要么晒太阳,要么和人打牌。
孤独是肯定孤独的。
但不可否认,行至晚年,孤独是每个人都逃不过的话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2月的一天,这个孤寡老人突然去世了。
前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早上就再也没醒来。
村里人帮忙料理了后事,老人的一生就此画上句号。
身边人都说,他这一辈子,过得潇洒。
虽然没有儿女,但上辈子一定是造桥修路,这辈子才没受苦。
多少老人,都羡慕他这样的离去方式,无疾病之忧,无儿女拖累。
要知道,大部分人的晚年生活,过得真的太累了。
前阵子看过一则新闻:90岁老人生病住院无人照料,将儿女告上法庭。
老人本有7个子女,按理说,本该颐养天年。
但没想到,就在老公去世后,家里的7个儿女就开始闹分家。
签订了协议书后,再也没人前来照顾她。
就连她生病,也是在邻居的帮助下才去的医院,7个子女不仅无人前来照料,连医药费也不负担。
李奶奶一气之下,将自己的儿女告上法庭,要求他们支付自己的赡养费。
父母亲人一场,闹到这一份上,着实令人难过。
而近几年,类似的新闻不断传出,在考验我们良心的同时,也不禁令人担忧,自己到了晚年,孩子真的有用吗?
先不说在外地工作的他能不能如期回来。
就算回来了,一旦自己卧病在床,失去了自理能力,孩子又会不会昼夜不离地照顾自己呢?
可就算照顾得了自己,那他们的日子又该怎么过呢?
你看看,到了晚年,评价一个人过得好不好,性别不是主要参数,有无儿女也不是主要因素。
身体的健康程度,才是最主要的因素。
所以,不管你是否婚育,趁着年轻,一定要提前为自己的晚年做些规划。
首先,要一笔能维持自己体面的积蓄。
它能帮你度过人生的低谷,能让你在晚年生病住院无人陪伴时,请来护工照料,让你的晚年生活,不至于孤苦无依。
其次,要有一副健康的身体。
不管你是通过瑜伽锻炼柔韧性,还是通过有氧运动加强心肺功能,又或是做力量训练增强肌肉耐力,都会为你的身体注入能量。
身体健康了,往后的生活也会顺心如意。
第三,与邻里搞好关系,多结识朋友。
如果你决定过独身生活,和物业、邻居保持必要的联系,在遇到问题时,离你最近的他们也能搭把手。
人常说,远亲不如近邻,多少有点道理。
来源:全景视觉
最后,我还是要回到开头说过的话。
我们不会劝你结婚,也不会劝你不婚。
我们不会劝你乱生,也不会劝你不生。
我们想做的就是把这件事摊开来,客观地陈述和分析。
让大家看到,那些恐婚恐育的年轻人,到底在担心什么。
当这些难题被看到了,可能离“被解决”就近了一步。
最后的最后,无论你决定怎么生活,都希望你能看淡外在的束缚,做好必要的准备。
不管处于哪个年纪,都能过好自己的生活。
为明天听从内心的生活,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