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有度,不瞎管闲事
记得曾看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在你自己看来是在“帮忙”,别人说跟你无关,你就是在瞎管闲事;
如果别人说“谢谢”,那才是真的在助人。
很多时候,我们出于好心,却不一定是真的帮了忙。
界限混淆,不懂得照顾他人的情绪,不细心体谅他人的感受,无节制地消费他人的情感,这样的关系,不消多想,也是很难长久维系下去的。
《弟子规》有言: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已,莫闲管。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谁都没有权利说,自己一定可以给别人的生活提供最优解。
因此,清楚地认知自己,换位去理解他人,护好自己的底线,守住他人的界限,是尤为重要的。
不越界,不逾矩,不仅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更是对他人应有的尊重。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同,每个人解决问题的考量也不同。
当一个人去瞎管闲事的时候,不管他的出发点是什么,实际上都已经“入侵”了别人的生活,甚至影响了事态的发展。
尊重当事人的想法,拎得清与他人的界限,把握好自己的参与度,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智慧。
不瞎管别人的闲事,专注做好自己的事,是一个成年人应有的修养。
有将心比心的善良
梁晓声说:“善良不是刻意做给别人看的一件事,它是一件愉快并且自然而然的事,就像有时候,善良就是为了心安理得”。
《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临走时贾府送了很多东西,平儿和她一一交代:这两包每包里头五十两,共是一百两,是太太给的,叫你拿去或者作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再别求亲靠友的。刘姥姥千恩万谢。
平儿笑道:“休说外话,咱们都是自己人,我才这样。你放心收了罢,我还和你要东西呢,到年下,你只把你们晒的那个灰条菜干子和豇豆,扁豆,茄子,葫芦条儿各样干菜带些来,我们这里上上下下都爱吃......”
短短一段话,就透出平儿的善良:看似和刘姥姥要东西,其实不过是为了给刘姥姥减轻心理负担,让她接受得心安理得一些。
像平儿这种人,就是细心体谅他人、极具同理心的人,总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这种将心比心的善良,由内而外地散发出一种高贵。
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深以为然。
你开车时讨厌行人,你走路时讨厌车。
你是顾客认为商家太暴利,你是商人觉得顾客太挑剔。
其实我们都没错,只是我们站的位置不同。
——记得换位思考,你的人生才会更好。
有一句名言说:“如果我们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那么我们永远不知道别人在想什么。”
很多时候,这世上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不过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罢了。
与人相处,最难能可贵的就是懂得换位思考,懂得站在别人的立场,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体谅。
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感受别人的难处,理解别人的不幸,体谅别人的不易,是我们生而为人的善良。
来源 | 人民论坛网(rmltwz)
转载请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