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表明,即使没有语言,肢体语言依然可以清晰地表达态度。
在2017年,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的团队在《心理学前沿》(Frontiers in Psychology)期刊上发表了一项关于肢体语言如何影响人际关系的研究。
该研究通过模拟社交互动的实验,观察了不同肢体姿态对人际交往吸引力的影响。研究对象包括150对陌生人在不同情境下的交流,结果显示:
- 当参与者采取开放式肢体语言(如微笑、手臂不交叉、身体向前倾)时,86% 的对方更愿意与之进一步交往。
- 而当参与者采用封闭式肢体语言(如双臂交叉、身体后倾)时,72% 的人对他们表现出不信任或疏远感。
这项研究表明,肢体语言在构建初步信任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特别是在陌生人之间的首次互动中,开放性姿态不仅有助于传递友善,还能提高他人对你观点的认同。
在今天的职场中,如果你和老板开会时一边听汇报一边玩手机,老板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可能已经在考虑怎么“关照”你了。
非语言沟通的力量
从语言心理学角度看,一个人说话的语调、音调、语速影响着他人对其意图的理解。
马丁·路德·金曾公开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演讲初期,马丁·路德·金的语气平和、低沉,带有分析性和沉思的特点,他讲述了种族不平等的事实,并逐步引入了希望。
当他说到“我有一个梦想”时,语调开始上扬,带着充满激情的期盼和坚韧。他的声音充满力量,越来越有节奏,情感逐渐推向高潮。
随着语气的高亢,听众的情感被逐渐调动,最终在“自由万岁”(Let freedom ring)中达到顶点。
这场演讲之所以能深深打动每一个听众,不仅仅是因为言辞的力量,更在于马丁·路德·金通过语气传递的激情与希望。
他让听众感受到,不仅仅是在听一场演讲,而是在参与一场伟大的变革。
根据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系的一项研究,实验参与者在听同样内容的对话时,情感上的反应差异很大。
当内容用不同的语调表达时,参与者能更准确地辨别对方的情绪,误判率仅为15%;但如果语调缺乏情感波动,误判率则高达45%。
这表明,语调在传递情感信息上具有决定性作用,能有效影响关系的走向。
想要搞好人际关系的饭局送礼本身是无效的,真正拉近距离的,是你传递的情感和态度。
维护长期关系的情感资本
社会学中提到的“情感资本”概念,是理解梅拉宾法则在关系中作用的另一个重要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