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釉瓷是指在基础釉料中加入适量的铁为着色剂,在氧化焰中烧成后,釉面呈现黄色的瓷器,是古代颜色釉瓷器中极其重要的品种。《通典》注云:“黄者,中和美色,黄承天德,最盛醇美,故以尊色为溢也”。尤其是明清时期,黄釉瓷器还成为了皇家祭祀与宫廷礼仪用瓷之一。从烧造技术与烧成温度而言,古代黄釉一般分为高温黄釉瓷与低温黄釉陶两大类。本文梳理的主要是古代各大窑场曾经烧造过的黄釉瓷名品。它们孕育千年,既是民族风格的折射,也是时代精神的反映,生动再现了古代黄釉的独特艺术魅力。
寿州窑黄釉瓷▌唐代寿州窑黄釉枕
1959年田城子出土
长19厘米
现藏于安徽博物院
寿州窑,位于安徽省淮南市上窑镇,因唐代归寿州管辖故名寿州窑。创烧于南北朝时期,唐代发展至鼎盛,并以黄釉瓷为特色产品而跻身于越窑、婺州窑、岳州窑、洪州窑、邢窑等名窑之列。陆羽《茶经》中曾有“寿州瓷黄茶色丹”的记载。从目前出土文物标本看,唐代寿州窑黄釉瓷的造型较为丰富,有碗、盏、钵、盆、执壶、盂、罐、枕等。其中以枕最具典型唐代风格,长方形委角,胎上普遍施白色化妆土,釉色蜡黄,釉面匀净,色调明亮,堪称唐代黄釉瓷的代表。
巩义窑黄釉瓷▌唐代巩义窑黄釉壶
2003年黄冶窑址出土
高7.1厘米
现藏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唐代巩义窑黄釉薰炉
高15厘米
1995年4月巩义市铝厂出土
现藏于巩义市博物馆
巩义窑是河南巩义地区窑场的总称,包括了黄冶、铁匠炉、白河等众多窑场,始烧于北朝,兴盛于隋唐,宋代衰落。唐代巩义窑瓷器品种丰富,除了名声显赫的绞胎、三彩、青花外,还有青釉、白釉、黑釉、茶叶末釉及黄釉等各种颜色釉瓷。黄釉瓷虽数量不多,但品质较高,属于铁为着色剂的高温石灰釉。其与该窑另一种以铅为助溶剂的低温黄釉陶产品,无论工艺和艺术表现均有着显著的区别。
邢窑黄釉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