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固定:根据课文内容提问
2、用第二处批注来印证
第二处批注: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
a、这一处批注问的是“如何配合探路”
b、在批注对照的四五六段中,写了三次实验:蒙眼、蒙嘴、蒙耳朵 ,课文中写到蝙蝠必须是嘴耳配合才能探路,于是批注时提的问题就是如何配合着探路。可见所有的问题都是根据课文内容提问。
c、总结:根据课文内容提问。
到此我们就确证:批注就是根据课文内容来提问的
接下来就是学生针对内容练习一下,在全文中找一段内容,由学生自己提问。
3、探究第三处
第三处是课后的提问:
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仅靠雷达就可以吗?
超声波在生活中还有什么用途呢?
过程中提问和读完后提问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分为随机发问和读完之后反思提问。因此课后提问回答的价值以及思考的深度比随机提问来的更深刻。
那么课后提问的研究路径是什么呢?
a、先看问了什么
b、找共同点(直接研究问题 )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问仅靠雷达就可以吗?言下之意就是问还要靠什么呢?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到课外去寻找了,课外即生活,要在生活中去寻找。再来看第二个问题,问在生活中还有什么用途呢? 依然是课外、在生活中。所以两个问题的共同点都是针对联系生活来提问的角度。
c、总结:联系生活提问
4、探究第四处
第四处是小组问题清单:
无线电波跟超声波是一样的吗?
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两次实验?
飞蛾、萤火虫、猫头鹰,它们在夜间活动也是靠超声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