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无比的凤蝶(左为金裳凤蝶、右上为美凤蝶,右下为柑橘凤蝶)
凤蝶(凤蝶科 Papilionidae)是昆虫中一类较为美丽的蝴蝶,它们个头较大、颜色艳丽、体态优美,独特的斑纹让它们飞行在空中特别惹眼,是人类比较喜爱的一类蝴蝶。据统计,全世界共有550多种凤蝶,其踪迹几乎遍布全球。如中国著名的梁祝中描绘的美凤蝶、橘子树林中常见的柑橘凤蝶,以及西双版纳夏季金光闪闪的金裳凤蝶,还有市场上经常用来做标本出售的很多大蝴蝶大多属于凤蝶。
凤蝶为什么如此美丽?而且敢于在如此凶险的丛林生活中翩翩起舞呢?它的一生是如何炼成的?这得益于凤蝶高超的用毒之术,特别是幼虫阶段的独特生存策略。我们今天就来讲讲凤蝶的那些“毒招”,以及其背后的秘密。
No 1. 聚食物之毒在体内,警示敌人
凤蝶之华丽在于成虫,存活却在于幼虫阶段。幼虫阶段由于持续时间长,而且爬行能力较弱,因此相对脆弱。凤蝶幼虫虽然也称之为“毛毛虫”,但大多都是光滑无毛的家伙,与我们脑海里的“毛毛虫”的样子并不一致,凤蝶幼虫也不靠毒毛来保护自己,而是另有高招。
凤蝶的幼虫食性很独特,其寄主多为芸香科、马兜铃科、樟科及伞形花科的植物,如柑橘凤蝶幼虫喜欢吃橘子和花椒叶,金凤蝶喜欢吃茴香,金裳凤蝶喜欢吃马兜铃等等。幼虫通过这些独特的食物,获得奇怪的味道或毒素,以增强自身的防御能力,免遭天敌毒手。
一些较为“嚣张”,毒素较强的毛虫,因为从食物中获得了超强的庇体毒物,因此也舍弃了含蓄的生活方式。他们不再躲躲藏藏,而是明目张胆地在叶子表面进食,“警示”对手,说“老资有毒,你最好别惹老资!”科学上称之为警戒色(aposematism),比如以马兜铃为食的这一类凤蝶就是这种选手。
如版纳的纳补凤蝶幼虫 Papilio noblei,群居在叶子正面,看起来相当恐怖(刘景欣摄影)
No 2. 拟态小蛇,头吐蛇信
凤蝶的幼虫还有另外一个著名的特征就是拟态或者伪装,它们可以伪装为“蛇”或者伪装为“鸟粪”,如柑橘凤蝶,它刚出生时候,外表像极了鸟屎。等它逐步长大之后,它不仅具有蛇一样的假眼睛,而且在脖子处,具有一对腺体,在遇到危险的时候,突然起头,喷出“蛇信”,而且释放怪异的味道,以恐吓对手。
凤蝶Papilio lowis幼虫小时候拟态鸟屎(Pinterest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