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最难熬的不只是高温高湿,还有防不胜防的蚊子。
蚊子可谓是出色的疾病“中介”,它们在叮咬人类吸血的同时,还会传播多种病毒。
据央视8月10日报道,台湾登革热疫情持续升温,全台登革热本地病例达1261例,为2016年以来最严峻的登革热疫情。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伊蚊就是我们俗称的“花蚊子”,可能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黄热病、寨卡等多种疾病。
花蚊子咬人到底有多狠?《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邀请专家解读,并结合中疾控最新发文做出提醒。
感染登革热,身体会怎样?
据中国疾控中心官方微信,登革热主要由“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疾病。
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一般需经大约8~10天的增殖后,才可以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
我国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14天,但也有部分人不发病(隐性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