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训的传承与时代意义
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倘若有人问起自己的家或家族的家风和家训是什么时,多数人就会难以作答。要么说没有家风,要么简单敷衍过去。似乎家风家训,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被人们所淡漠或遗忘。
其实,家风家训是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的灵魂,它的存在,对家庭或者家族成员的教育和影响是极为重要的,就是对后世子孙的教育和影响也是深远的!
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没有了家风和家训,就好像失去了教育的根基,失去了教育的灵魂。也难怪有些家庭多少年过去了,也没培养出个像样的人才,仍然是普通寻常的百姓。当然了,在这里不是说是普通百姓了就不好!至少说没有培养出比较突出的、卓越的、为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人才。也不是说,没有家风家训的家庭,就培养不出人才,至少说他们要在培养家庭成员上,立足于家庭本身,从实际出发,要通过几代人的教育积淀和教育经验,从而达到培养出人才的目的。
由此可见,家风家训对于一个家庭或者家族而言,显得多么重要。
提及家风家训,它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我国的家风家训文化可以追溯到周代,之后随着时光推移,产生了班昭的《女诚》、颜之推的《家训》司马光的《家范》等家训著作,出现了很多有名的“家范”、“家则”、“家箴”、“家约”。如明清时期,家风家训文化最为流行。清人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搜集了大量有关家训的名言警句,影响极为广泛。我国传统家训中虽有一些封建主义的糟粕,但其中的尊老爱幼、勤劳俭朴、耕读传家、自立自强、勤政廉洁、为人正直、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勤奋学习等内容,至今仍不乏借鉴价值。
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风、家训、家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的同时,根据新时代新要求对其加以创造性转化,可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和培育起到积极作用。
建设家风家训能够健强个体的心理和精神。在多变多样的社会生活中,人的心理和精神往往会产生困顿、迷惑,此刻如果你想起父母讲的一两句有哲理的话,就会感到安然妥帖,就会克服心理和精神障碍。
我们来看看历史上较为著名的《裴氏家训》,其内容为:
《裴⽒家训》
⼀、敬奉祖先⼆、孝顺⽗母
三、友爱兄弟四、和宗族
五、敦睦邻⾥六、⽴⾝谨厚
七、居家勤俭⼋、严教⼦孙
九、读书明德⼗、淳厚戚朋
⼗⼀、慎重⾔语⼗⼆、讲求公德
《裴⽒家戒》
⼀、⽏忤尊亲⼆、⽏辱祖先
三、⽏重男轻⼥四、⽏事赌博
五、⽏为盗窃六、⽏贪⾊淫
七、⽏吸烟毒⼋、⽏酗酒好⽃
九、⽏忘本崇洋⼗、⽏⼊帮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