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这条路很难,可还是有人在咬牙坚持,那是因为他们还看得到几丝希望。有人开辟新业务,搞起了代收水电费、卖奶茶甚至贴膜服务,让驿站成了个社区“小便利店”。这些人脑子活,愿意琢磨新路子。但问题是,花心思搞转型,也得有人来买单。如果周围的居民不买账,所有的努力不过是空耗。
干驿站的人,就像被困在一个看似光明的黑屋子里。每天从早忙到晚,看着过手的包裹越来越多,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熬出头。那些说驿站生意好*人,多半是没体会过腰酸背痛到睡不着觉的滋味。
这门生意有没有希望?有,但也有限。有人说,只要熬得住,肯吃苦,未来一定有机会。这话听着挺励志,实际有几个人能真的坚持下来?驿站从来不是什么高利润的生意,但它的存在又不可或缺。它像一颗小螺丝钉,牢牢地卡在现代物流的每一个节点上,默默扛着整个系统的重量。
想干驿站的人,最好问问自己:你能吃几年这样的苦?你愿意为每天赚那百来块付出多少精力?如果能坦然接受这些问题的答案,那就去试试。如果不能,那还是找条别的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