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措施
- 1.混凝土基层:应对其表面进行“毛化”处理。一种是将其光滑的表面用尖钻剔毛,剔去光面,使其表面粗糙不平,用水湿润基层。另一种方法采用脱污剂将墙面的油污脱除干净,晾干后涂刷一层薄的胶粘性水泥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剂。
- 2.砖基层:将墙面上残存的砂浆、舌头灰剔除,污垢、灰尘等清理干净,用清水浇墙,将砖缝中的浮砂、尘土冲掉,将墙面充分湿润,防止基体浇水不透造成抹灰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基体吸收,造成质量问题。
- 3.加气混凝土板基层:应将墙面上的粉尘扫净,浇水,将板湿透,使水浸入加气板达10mm为宜。对缺棱角的板,或板的接缝处高差较大时,可用水泥混合砂浆掺水重达20%的胶水拌合均匀,分层衬平,每遍厚度5~7mm,待灰层凝固后,用水湿润。湿润后边刷界面剂,边抹强度不大于MS的水泥混合砂浆。
- 4.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即可。
- 5.底层的抹灰层强度不得低于面层的抹灰层强度。控制每层抹灰层厚度,最大不能超过10mm,第一层抹灰终凝后方可进行下一层抹灰。
- 6.冬期施工砂浆温度不得低于5度,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度。砂浆抹灰层硬化初期不得受冻。
- 7.内墙抹灰应24h后喷水养护,参考室内温度情况做适当调整,养护时间不少于7d。
常见问题:抹灰层与基层(防水层)之间粘结不牢、空鼓、脱落。
预防措施
- 1.找平层应与墙体结合牢固,含水率不大于8%,防水层施工前应将找平层清理干净。
- 2.防水层(柔性防水)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在防水层表面进行“毛化”处理(甩干砂或加胶扫毛)。
- 3.冬季施工场地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度。
三.墙体接缝抹灰
常见问题:基层不同的墙体接缝处抹灰开裂。
预防措施
- 1.不同材料基*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取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可在接缝处设置加强网。加强网选用尺寸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加强网部位,应涂刷一层胶粘性素水泥浆或界面剂,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 2.加强网应用钢钉或射钉每200~300mm加白铁片固定,或用钢马钉直接固定。
四.管线槽抹灰
常见问题:剔凿管线槽部位抹灰不平整,不密实、开裂。
预防措施
- 1.管线不能凸出结构墙面,管线固定牢固。
- 2.管线沟槽内的杂物、灰尘等物清理干净,浇水湿润。
- 3.填补线槽时应分层填补,每层厚度控制在7~ 9mm,总厚度不得大于25mm。
- 4.管线槽填补后,应在接缝处设置加强网。加强网选用尺寸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加强网宽度需超出不同材质的交接缝不小于100mm。加强网应用钢钉或射钉每200~ 300mm加白铁片固定。加强网固定牢固后,跟随大面一同抹灰(剔凿宽度大于两根线管时应加加强网)。
- 5.管线槽整体宽度大于200mm或深度大于25mm时,应使用强度不低于原墙体混凝土等级的细石混凝土补平。
D.内墙抹灰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及常见质量问题
- 1、基层处理;
- 2、挂网、拍毛;
- 3、贴灰饼;
- 4、分层抹灰;
- 5、养护
基层处理:清理剪力墙养护液(严重时,可采用草酸处理)、加气块砌体表面浮层以及其他的杂物(如模板、钢筋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