馄饨不只代表龙眼,还可以是珠宝的象征。在广东地区,人们将馄饨、面条混煮一块,因面条细长似龙,馄饨圆润如珠,馄饨被面条所包裹,宛如宝珠被长龙所缚拿,便有了一个更添财气的名字——“龙拿珠”。
龙耳—饺子
在中国尤其是在北方,一顿饺子就是最大的幸福仪式感。饺子的形状虽千奇百怪,但耳朵状的更为常见。据说,医圣张仲景在冬天还乡时,见乡亲们耳朵被冻得通红,心里难受时常挂念。后来他在门前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之时开张,将祛寒的食材用面粉包裹成耳朵的形状。一碗饺子一碗汤,人们吃后全身暖暖的,耳朵也不冻了。不过,二月二这天吃饺子讲究吃“肉菜饺子”,有荤有素、有肉有菜,取“肉菜”谐音“发财”,寓意财源滚滚来。
龙皮—葱饼
山西吕梁地区的人们在二月二这天喜欢吃葱饼或煎饼,是谓“揭龙皮”。这是因为传说二月二是东海龙王的生日,煎饼则是龙王的胎衣,这一天吃煎饼可为龙王避灾,寄托了人们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望。
龙鳞—春饼
立春之日吃春饼被称为“咬春”,二月二吃春饼则是“咬龙鳞”,这是因为春饼皮薄,叠卷后细长形似鳞片。咬龙鳞的习俗源自清代,春饼比吃烤鸭的薄饼更大更有韧性,象征着做人要有骨立劲儿,要卷的菜也更丰富,从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酱肉、肘子、熏鸡、酱鸭到炒韭芽、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等,荤素俱全。
龙蛋—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