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由于1996年由任天堂于Game Boy平台发行首款宝可梦游戏《宝可梦 红·绿》分为红、绿两个版本,每个版本内只存在部分“宝可梦”。
这就意味着,要想集齐所有“宝可梦”,玩家必须“跨服”寻找同伴,和对方进行战斗或交易,这给宝可梦游戏又增加了社交属性。收集、对战、育成、交换便称为贯穿整个宝可梦世界的四大因素。这个此前从未出现过的游戏类型,以其独特的玩法征服了全世界玩家,掀起了一阵长达数十年的宝可梦浪潮。随着游戏帝国的日渐壮大,为品牌也带来了持久的增益营销效果。
在1997年4月1日,东京电视台开始播放《宝可梦》的动画,描述主角小智和他的伙伴和宝可梦们的冒险故事,后引进中国,也就是许多90后童年熟知的《宠物小精灵》。
在宝可梦中登场的各种宝可梦(在中国也一般被称为宠物小精灵)是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受到动画的影响,萌萌的皮卡丘深受大家喜爱。
1998年成功进军美国后,宝可梦的传奇开始拓展至世界各地,其系列作品已成功打入全世界数十个国家,成为世界闻名的卡通和日本动画形象。
但任何一个爆火的IP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长年累月慢慢积聚粉丝与口碑的,在前期发展时不应急于变现,而应深耕产品品质,多元丰富产业。宝可梦推行游戏不久,就开始同名改编动画,之后又进行了一系列的产业布局,只为打造一个全产业链的宝可梦帝国。
用户对一款游戏产生兴趣,在日积月累中的交流中,对品牌的好感度也持续增加,游戏化成为品牌与目标受众建立长久关系并影响其决策过程的有效途径之一,有60%的游戏用户表示,在深入一款游戏时,凭借对游戏的情感会加大对于游戏的付出,也就更容易产生购买行为。
宝可梦游戏如今已创建26年,对于游戏内容的创新始终未从曾停下脚步,目前核心系列已达到20 款游戏以上,作为品牌链接年轻人的桥梁,游戏担当起不可替代的作用。
用户长久与品牌相处,此时的游戏已经融入了用户生活中,不在作为一个冷冰冰的、没有感情温度的软件,而是一个赋有温度的生活陪伴者,继而对品牌产生忠诚度,因此也会形成品牌二次传播的有力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