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蕨麻的做法,甘南蕨麻猪肉的做法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5-01-05 09:12:44

经过数年的努力,2009年李教授研发出我国首个人工驯化的蕨麻品种“青海蕨麻1号”,这才算是打开了蕨麻的人工栽培道路。

为了更进一步验证实验结果,科研团队从68份蕨麻种质资源中精挑细选,最后“钦定”了63份高耐盐碱性的种子。

整整五个月,这些研究人员吗跟照顾孩子一样悉心照料这些试验田。结果一出举世震惊——蕨麻在重度盐碱地里的成活率高达92%!这一成功直接打破了盐碱地无法大规模种植作物的“魔咒”。

而这只是第1步而已,随着蕨麻的进一步种植,研究人员发现蕨麻根系分泌物和根际微生物可以发生联合作用,能够降低土壤的盐分含量,提升土地的通透性。

青海蕨麻的做法,甘南蕨麻猪肉的做法(5)

这意味着只要继续进行蕨麻种植,不仅可以在短期内产生经济效益,等到土壤被微生物充分改良之后,未来可以进行更丰富品种种植作物的种植。

用人类历史上的农业奇迹,来形容蕨麻的种植成功都不夸张,而且真真正正的为我国盐碱地找到了出路。

15亿亩盐碱地无解?

我国大约有15亿亩盐碱地,面积之大令人咋舌。其中西北地区的盐碱地问题尤为突出,大面积的土地因为盐碱化严重而无法耕种。

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安全关乎国运,如此大面积的土地因为盐碱化的问题,无法耕种不光是对资源的浪费,更关乎国家安全。

历史上这些盐碱地是农牧民的“心头病”。地不能种,人就没收入,靠天吃饭成了不少农牧民的常态。

青海蕨麻的做法,甘南蕨麻猪肉的做法(6)

早些年大家为了改良盐碱地想进了办法,修渠排水、引水灌田……什么法子都用过,可这些手段要么成本高,要么见效慢,花费大价钱整治完后,用不上一两年盐分又回来了,地还是没法种。老话儿盐碱地种啥啥不活,十年九不收道出了盐碱地治理的艰难,无奈之下的人们只能对盐碱地放荒。

盐碱地的形成主要与土壤中盐分累积有关。在一些滨海盐碱地,海水倒灌是盐分来源,而在西北内陆盐碱地,干旱和地下水蒸发导致了土壤盐分大量累计,久而久之自然就形成了盐碱化。

盐分让土壤结构变得紧实,在土层表面形成了硬壳,水分和空气根本就无法渗透,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盐碱地的问题并不局限于农业。大面积盐碱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力十分强大。一旦土壤盐分开始积累,原本的植物群落就会逐渐消失,剩下单一的耐盐植物,等到盐分 进一步累积再慢慢变成寸草不生的死亡之地。

青海蕨麻的做法,甘南蕨麻猪肉的做法(7)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会导致生态系统的不稳定,进一步恶化土地的生存环境,形成恶性的闭环。

重塑盐碱地的绿色希望

青藏高原的成功是我国这些年治理盐碱地的又一次成功,不独青海,这些年中国各地都在进行类似的重新尝试。

山东科学家探索出了适合不同程度盐碱地的改良模式,通过耐盐作物筛选和精细栽培技术,把大片低产田变成了高效田。

一些中度盐碱地经过治理后已经降为轻度盐碱地,作物产量提升超过10%。轻度盐碱地种麦子单亩产量达到800斤已经不成问题。

这种改变不仅提高了农业产量,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收入来源。对他们来说盐碱地已经成了“增收田”。

青海蕨麻的做法,甘南蕨麻猪肉的做法(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