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万事兴匾是竖着挂还是斜着挂,勤和家兴的门匾适合挂在哪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5-01-09 10:51:08

在全国文明村安昌街道大山西村,有一户户主叫徐红斌的大家庭,8名家庭四代同堂,共同生活在1幢农民别墅里已有10余年,而且家庭和睦、其乐融融。这成为了当地村民夸赞和羡慕的对象,也成为大山西村践行“家文化”的典范。日前,记者探访了徐红斌一家和谐共处的秘诀。

爷爷奶奶身先士卒是楷模

一代传一代。在徐红斌心中,爷爷徐福荣和奶奶朱传荣永远是他尊敬和学习的长辈。奶奶朱传荣尤其值得尊敬,她从小生活的家境比较好,父亲是一家小店的老板,但因为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她没有机会读书,至今不识字。不过她从小很懂事,在店里帮忙干活,耳濡目染,养成了勤苦劳作、亲善待人的好习惯。奶奶18岁嫁给爷爷后,共生下了朱红斌的爸爸和3个阿姨。在做内当家时,奶奶处理家庭或邻里矛盾总讲究一个“和”字。奶奶常说:“人来到世上,都是来做客的,我们对每个人都要客客气气。”她不仅对家人照顾无微不至,还善于帮助邻里。邻居家人不在,她会帮助翻晒稻谷。碰到下雨天,她更是先帮助邻居收干菜、收衣服,回头再收自家的。爷爷是一个有文化的人,曾经在私塾读过几年书,还当过10多年的生产队长。为集体舍己为人的思想早就具备了,并打心底里赞同妻子的观点。

今年,两老分别有85岁和82岁高龄了,但仍在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奶奶仍会烧柴火饭给儿孙辈吃。而爷爷则负责打扫和美化庭院,种植养护了10多种花草,而且都枝繁叶茂、四季如春,徐红斌家的庭院因此被村里评为五星级“美丽庭院”。一个多月前,徐红斌儿子徐煜凯从学校带回来的凤仙花种子,经八旬太公一手繁育培护,这些天盆中已绽放出了鲜红的花朵。

妈妈甘于奉献当好家

徐红斌的妈妈叫徐秋美,今年60岁。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主妇,她数十年如一日甘于奉献。10年前儿子徐红斌结婚生养了一儿,3年前又有一女。徐秋美本是一家企业的职工,10年前,为了家庭,就放弃工作,回归家庭,自觉当好内当家,做起了家庭主妇。又因为徐红斌和妻子朱宝丽在同一家企业工作,工作相对较忙。爸爸徐百兴今年63岁了,还在厂里工作。于是在领养孙女的同时,她成了全职“马大嫂”。

平时,徐秋美十分珍视家庭和睦。她娘家在安昌街道盛陵村,父亲早前当过盛陵村的党支部*。虽然她文化水平不高,但因为看着父亲处理上门求助的一起起村民因家庭不和睦事件,她格外知晓家庭和睦的重要性,更加身体力行默默做好家里的勤务员,来维护大家庭的和睦。对公公婆婆她也十分尊重,一直认为“家有老如有宝”。她经常自豪地说,自己经常出去买菜或洗衣服,3岁孙女带着不方便,家里有老人,这问题就解决了。

第三代传承良好家风

在爷爷奶奶眼里,孙子徐红斌是最孝顺的。每当爷爷奶奶要出去看病或买药,这个任务总是由徐红斌来完成。

妻子朱宝丽对爷爷奶奶的开朗、大度、热情十分欣赏。对自己婆婆的辛苦十分体恤。如在接儿子读书放学时,她就让自己的妈妈去接,以减轻公公婆婆的负担。心灵手巧的朱宝丽少女时就向往家庭和睦。结婚前,她就花了1个多月时间绣了一幅“家和万事兴”的十字绣,作为一份重要嫁妆带到夫家,并且一直悬挂在一楼客厅大堂。10年来,她以这五个字来勉励自己,做一个孝顺的晚辈。这块绣匾成为这个四代同堂、和睦共处大家庭最真实的写照。

( 全媒体记者 陶文强 通讯员 沈元科 )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