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iPhotos 到 iOS 18 新照片,苹果的相册应用还是充满着人文感,用各种方式为用户呈现美好的回忆和记忆。
只是二十年间,用户与相机、相册的关系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的社交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创作者,人人都能用手机进行创作。
iPhone ,特别是 Pro 系列,也在向成为专业创作工具而努力。即使不是专业的摄影发烧友和自媒体,普通用户用 iPhone 拍 VLOG、照片的情况也非常普遍。

有不少歌手都用 iPhone 来拍 MV
对不少人来说,快速管理、筛选出可用的素材,然后进行多个平台的分发,比照片应用会自动生成幻灯片要更刚需、更重要。
传统相册只能自赏,而现在我们更愿意把美好的事物和他人分享。iOS 18 这个新照片应用,并没有捕捉到这种时代脉搏。
工具和人文的平衡点
上面一通吐槽过后,可能会有的小伙伴觉得有点太「唯工具论」,缺乏温度,似乎和苹果新照片应用的人文初衷背道而驰。
其实我并不反对这些精选照片、回忆的功能,甚至觉得它们非常有意思,我相信不少觉得 iOS 18 照片难用的小伙伴也有同感。
苹果 CEO 蒂姆·库克说,不少消费者在试用 Vision Pro 头显的时候,总会被「空间照片」这个功能所触动。当看到已经不在身边的亲人照片,以一种栩栩如生的形式再现,使用者的双眼总会充盈泪水。

而 iOS 18 的「照片」虽然不能实现 Vision Pro 空间计算的效果,但能够整理好你和亲朋好友的温馨合照,等待有一天被发掘重温。

回忆满满的一次远足
智能照片精选本身不是原罪,问题是这些功能挤占了照片应用界面的大量空间,并变更了原本效率为主的操作逻辑,和用户真正的需求发生错位。
别忘了,苹果大改照片应用的一个本意,也是为了能让用户更好管理日益庞大的照片图库。
像是增强的搜索功能则可以说「方向对了」,不仅搜图更准确,还开始能搜视频;同样好用的筛选功能则能够快速把截图直接从图库中筛走,不仅让图库看起来更赏心悦目,还能单独筛选「已编辑」的素材,利好创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