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合格的父母,怎样做个合格的父母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5-02-01 08:06:27

高考中考结束。平常齐心协力应付考试的父母与孩子突然失去了一致的目标和共同的方向,有些无所适从了。神兽们和爸爸妈妈对抗时代正式开启。争吵与烦恼接踵而至。大多数做爸爸妈妈的,进入整天满腔恼火地束手无策的状态。

困难需要办法,迷茫带来思考。有朋友问,怎么做才是合格的父母。我觉得这个问题好,好就好在问的是怎么做合格的父母,而不是怎么做一个合格的父亲或者怎么做一个好的母亲。很多人喜欢分开看待这个问题。

其实在中国文化里面,有一个东西非常重要,那就是和,和谐,和顺,和美。说得直白一点,就是高低搭配,阴阳调和,自然美好。就像孔子重视音乐教化一样。音乐有主旋与和旋,高音与低音。只有搭配在一起才会形成优美的旋律。所以孔子认为对于人的教化,要有三个步骤:“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首先要从学诗开始,然后再学礼立身,最后完成于音乐,成就人的品性。好的音乐可以在人的内心培养起和与敬的态度,这是音乐教育的根本。而和与敬的态度一旦养成,人们的行为自然地会表现出仁、义、礼、智、信。

不仅中国是这样,外国也是如此。古希腊的著名思想家毕达哥拉斯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灌输一种对和谐的爱,我们可以通过欣赏音乐的美而成为和谐的人。柏拉图则说,“一个真正受过音乐教育的人,在他的心里会有一种内在的精神状态的美,表现在有形的体态举止上,也会有一种与之相应的调和的美。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心灵的统一作用,对于同道必然会气味相投,一见如故。”柏拉图这句话和《易经》上所说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简直是异曲同工。

扯得有点远了。其实想说的是,一个家庭要主打一个“和”字。和谐了自然和顺,和顺了自然和美。父母和孩子是一个共同成长的整体,对孩子教育是一种配合,是孩子和父母之间的配合,也是父母之间的配合。​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好多是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所以还需要老一辈的配合。

杨绛先生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一个家庭没有一个德行高、格局大的老人坐镇注定不和睦,优秀的家庭都是几代人接力式地努力造就而成的。”也就是说​任何家庭中,都需要有一个有权威的人,才能让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关心、理解,促进情感的交融,这是一个家庭拥有最佳和睦的支点。​每一个家庭都要有家长的权威,哪怕是夫妻中的任何一个,要能够压住阵脚,给孩子指引方向,给孩子更好的生活,给孩子安全感,才能让他们有足够的力量抵御生活中的苦难。

这又带来一个新的问题,权威如何形成。“三纲五常”早就被扫进历史垃圾堆。靠金钱地位形成的也非常不靠谱,特别是中国这个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社会,义和利从不见合,相反许多人有钱就学坏,越有钱就越坏。​穷更不行,贫贱夫妻百事哀。就像曾仕强先生所说:“穷人的家庭,大多数都是不和睦的,摔碎一个碗都能吵半天;很小的事,都能发酵很大,犯错成本太高,大事看不清,中事看不透,小事叨不停。”

靠性格强势也不行。大多强悍作态的背后是比贫穷更可怕的内耗型性格。这种性格的人控制欲强,一旦有不按他心意的地方,就开始指责和摆臭脸,制造矛盾和争吵。沟通时非常情绪化,听不进去别人的话,也从不觉得自己有问题,把自己放在道德制高点上,爱翻旧账,发生矛盾时就把陈年旧事拿出来说,对家人苛责,在外脾气温和,但在家里却肆无忌惮的消耗家人对他的宽容……这样的家长霸道,看似有权威,但是,孩子却不一定会尊重,只有害怕和恐惧。而​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的心理极不健全,敏感、脆弱、自卑……每天都活得小心翼翼,孩子不敢亲近,慢慢就有了隔阂。

一切以孩子为主。隐忍,做慈祥的父母,低眉顺眼,忍气吞声,忍辱负重行不行?好像也不行。有一段话,的确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父母放低姿态的同时,放弃的是自己作为家长的立场和权威,而一个孩子若对父母没有敬畏,自然不懂尊重和感恩”。​溺爱不是爱,是一种慢性伤害。

那到底该怎么办?也许没有那么复杂。无非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正直和善。核心是与时俱进,不放弃自我的成长。父母的眼界决定了孩子的世界,父母的认知水平,就是孩子未来发展的潜力与边界。想要让孩子尊重自己,那就要坚持价值家长的引导力。换句话说,​如果不能用自己的认知为孩子解决问题,提供帮助,那么他们自然也不会有尊重。​当父母总是放低身价,满足于现状,让孩子自由发展,自己也不去提升自己,不愿去更新自己的观念只是听之任之,或是对孩子一直妥协,那么他们就会受限于这种狭隘的认知。​相反,若父母有权威和尊严,心中有爱,家庭有温暖,他们的孩子便能站在更高的起点,享受到更多的爱,拥有感恩的心和实现梦想的决心。

​ 教育专家张怡筠说:“父母亲存在的最大意义,不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你想到你的父母时,你的内心会充满力量,会感受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以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为人父母,给孩子金山银山,都不如修炼好自己,成为孩子人生的底气。无论是教育孩子,还是提醒自己,始终别忘了:格局,决定命运;良言,亦可渡人;厚德,方能载物。孩子的未来,很大一部分掌握在父母手里,只有父母做出好的表率,才能把好的传统,传递给孩子。

​所以,有高认知,有格局的父母,会用他们的眼界和慈爱,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会用他们的智慧和经验指点迷津,引导孩子拥有一个自己想要的人生。​我们需要平时与孩子如朋友一样沟通,但是在大事上却要有家长的权威性。​因为在人生道路上没有父母的正确指导,不能引领孩子走向更好的未来,这样的孩子,注定要走许多弯路,多受一些挫折,也会错过很多机会。​作为父母,还要让自己的孩子,深存感恩之心又独自远行,知道感恩父母,却不盲从。知道独自开创天地,却不畏惧什么,知道善待自己,却不高傲自大。

做父母很难,做合格的父母更难,做优秀的父母难上加难。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