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面临选择问题
目前拿到两个OFFER,我应该怎么选?
支行营业主任和总行科员,我该如何选择?
我已拿到四大OFFER,应该出国还是直接工作?
我是应该做回老本行,还是挑战我不擅长但很有前景的工作?
工作压力大不开心,但外面环境不好,我应该辞职还是继续干下去?
所在行业前景不好,工作也不好做,刚考取了大学的事业编岗位,我该不该去?
……
从大家提出的各种问题中,你会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纠结的事情还真的不少。当纠结多了,有的人还硬把自己给整成了选择困难症。
其实,在人一生的成长中,是由无数个努力和选择组成的。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需要选择和做出决策的问题。
而决策的能力,往往反映了我们每个人在职业生涯自我管理方面的成熟度。
二 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要解决纠结的问题,我们需要先理解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才能找到问题解决的关键点。
当我们很纠结的时候,在纠结的背后,问题的本质其实是:
我们往往不清晰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当目标还不清晰的时候,就开始考虑哪个选择会更好,实际上并没有意义。
我们所纠结的每一个选项实际上仅仅是帮助我们到达目标的手段,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因此,问题解决的思路是:
首先,最关键的是要明确自己的目标。
比如,你是否清晰:
在3年后你希望自己的工作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你下一步发展的目标方向是什么?
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当阶段,对于职业选择,你最看重什么?
……
其次,我们才去考虑:哪个路径,哪个选项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达成目标。
这就如同我们旅游一样,如果我们还不清楚自己旅游的目的地是什么,就开始讨论是坐飞机好还是坐高铁好,这样的讨论是没有意义的。
当我们清晰了最想去的目的地之后,再去逐一分析,甚至需要去尝试和体验,哪一条路径,是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达成目标。
因此,在职业决策中,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三 如何确定发展目标
但是现实的问题是:不少小伙伴对自己在未来的职业目标是什么也不清晰,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自己下一步发展的方向。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来确定自己的目标呢?
对于职业生涯问题的解决能力,很多时候要依赖于我们的认知,也很依赖知识和信息。
要解决一个职业困惑,不仅要掌握对于“自己”和“工作世界”的知识,也很依靠我们的认知运作体系去分析和统合这些知识。
对于这一点,我分享两个很重要关键点:
一是看见自己;二是了解职业。
在这里,我们主要讲讲关于“看见自己“,因为“认知自己”非常不易,也是很重要的基础。
比如,之前有人说,“遇事不决就考公“,现在又有人说”公务员都降薪了,我看董宇辉直播这么火,我要不要转行去做直播“。
有人说“金融行业不错呀,收入高”,但你也会发现,吐槽银行工作的也有一大片。
有人说“不知毕业干啥好,就先考研吧,可能未来更多机会”,但也有人说“现在研究生也满地都是呀,还是直接工作吧”
……
那些听到的,感觉的,听人家说的,其实都是在用“社会之镜”来带领自己前进的方向,似乎大家说好的才是真的好。
带着此类思维的人,往往是没有问过自己:“我是谁”,“我想要什么”,自然容易随着外部的声音迷失自己,也就更加不会知道“我要到哪里去”了。
因此,只依赖他人及“社会之镜”的思维终归对解决自己的职业困惑问题是没有根本性帮助的,有时还有可能误导了自己。
分享两个我遇到的职业问题案例:
案例1:小A,两年前通过朋友找过我,初步聊到他的职业问题。在初步的沟通中我了解到,他在近9年的工作经历中,已做过约5个不同的职位工作。
期间有感觉工作重复导致自己厌倦的,有感觉加班严重自己吃不消的,也有听人家说不错,然后又觉得不适合自己的,小A不停地在用跳槽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有的工作甚至只做过非常短暂的几个月时间。
他自己也觉得,想做一份自己真正喜欢和适合自己的工作真难,发现自己似乎没有什么特长,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什么才是最满意的。
然而很遗憾的是,小A考虑了很久,始终没有决心去投资 自己,做一次正式的梳理和职业咨询,来帮助自己根本性地做出改变,好好地去梳理和了解自己,发掘自己的优势和特质,盘点自己的能力,升级自己的认知,为自己明确一个清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小A近两年也一直没有找到他认为的工作,疫情以来更是艰难,工作依然起起伏伏,越来越看不清自己。
案例2:我还遇到过小B,在金融和互联网相关行业潜心积累了近十年宝贵经验的小伙伴,期间有团队管理经验,也做过运营方面的工作。在职业发展的中期,行业的波动、公司业务和架构调整,让小B遇到了职业发展瓶颈,感受到职业危机。
小B想做出职业转换,但方向不是那么清晰,投递了几个岗位的简历,也没有结果,没有方向的迷茫自然就产生了。
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小B对过往经验和经历进行回顾和梳理,对优势也多了一次全面评估,系统性地发现和认知了自己的天赋才干优势潜能,以及自己过往在实践经验方面的优势。
她发现,自己在关系建立方面表现很突出,对于人的需求捕捉和管理非常敏感,擅长统筹应对复杂的局面,比较享受排除困难和解决复杂问题,而原来因工作任务经历而误以为自己有优势的运营技能其实并不是自己的兴趣点和突出优势。
因此,小B明确了自己在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技能提升着力点应放在提升自己的团队管理和项目管理方面。因此,一旦明确优势和优势发展方向,后续的技能提升计划、简历修改重点、面试展现重点等等,就自然清晰起来。这样一来,小B努力便有了方向,接下来就是信心满满地去执行自己发展的行动计划了。
通过两位小伙伴职业发展例子,我想分享的核心观点是:
一个人的优势发掘与定位,能够帮助我们以积极的视角来聚焦“看见自己,进而明确自己发展的“目的地”。
目的地清晰,而且这个目的地是自己的心中所想,走起来自然动力十足,所以,了解和发展自己的优势,可以非常有效地助力我们每个人的职业发展。
四 优势的两个层面
对于优势,有两个层面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一个层面是比较显性的,比如,我们拥有的知识、实践技能和经验等等,这通常与我们的教育背景、经历等关联。
一谈到优势,大部分人通常会想到这个层面,也会自然地把自己做过时间长、经验丰富、或者熟练的业务部分认为就是自己优势的全部。
但是,这不一定完全客观和全面。这一部分有些可能与你的天赋关联,也有的可能是与外部环境、后天训练、所处企业的文化背景、上级风格和训练等等关联。是否属于优势部分,往往需要做专业的评估。
这部分虽然是比较显性的,也都需要我们定期去做梳理和评估,通过多维度的评估和反馈,才能获得对自己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认知,避免只是依赖单方面自己的评估或旧有认知。
因此,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这些显示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等,还不是我们具备的全部优势,我们每个人身上还有不少与生俱来的“宝藏”需要我们挖掘。
讲到这一点,就再来看看优势的另一个层面,这一层面是比较隐性的,是我们自己本身底层的,与生俱来的特质,盖洛普把其定义为是“那些反复出现的天生的思考方式、感受方式和行为方式“,也称之为天赋才干。
这方面的特质通常与我们每个人天生的遗传天赋和早年塑造相关。而这些天赋才干一旦能够投入知识和技能的刻意练习和磨练,就能成为我们每个人最独特的优势,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也正是与其紧密关联。
值得引起我们关注的是:这一层面的优势,很多是支撑了我们过往获得成功的重要特质因素,只是我们没有觉察,也往往易被我们忽略,而这一部分,又恰恰是能够帮助我们在职业路上走得更远的部分,所以需要特别关注。
五 优势可以助力哪些发展?
天赋的这部分优势,借助盖洛普优势识别器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助力我们在职业发展路上不同的发展命题,确定目标,做出选择:
高中生、大学生,及初入职场的伙伴,通过天赋优势的挖掘,可以帮助我们选择自己未来的专业、职业方向,帮助做好职业定位。
在此强烈建议:高中阶段因为是个人进入青年期的起航阶段,从高中开始,即可借助盖洛普优势识别器的工具,帮助发现孩子的潜能优势,构建亲子的优势语言。
借助优势工具,孩子可以去更好地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与父母、老师探讨自己的学业规划和职业未来规划。
在职场发展中期的伙伴,往往个人的需求会较初入职场时发生较多的变化,而职场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同时,又因为年龄增长这个不可抗的生理因素,很容易在此阶段遇到职业瓶颈,或者面临需要职业转型的问题,而这个时候,重新认知自己,聚焦优势非常重要。
即使是已在职场发展不错,当前职业发展顺利的伙伴,也仍然需要及时地重新认知自己,看见自己与众不同的优势,帮助自己确立职业发展新目标,实现新的职业发展可能。这样,才能够在每一个阶段,更明确、笃定地做当阶段更好的自己。
选择创业赛道的小伙伴,优势同样能够帮助以全新的视角,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为创业团队建设带来新的视角,打造团队的核心优势,基于团队的绩效目标,利用优势产出业务的高效能结果。
对于团队管理者,优势更是能够帮助自己识别自身和团队成员优势特质,找到团队优势领域,在人员吸纳与配置、培养发展、辅导风格、团队人际、团队分工与合作等方面助力,激发团队活力和员工驱动力,让团队真正发挥1 1大于2的合力,打造团队高绩效
……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有着与生俱来的“自我实现倾向“,每个人都希望能长成自己最理想的样子,但这并非易事,因为我们有可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者,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但没有掌握科学的方法,也会在成长路上遇到障碍。
然而,一旦觉察和深入了解了自己的优势,我们每个人就有可能去更加理解自己,继而去欣赏和接纳自己本来的样子,也就有了发展自己的可能。
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每个人都是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主要责任人,每个人都有责任和必要性去“成为自己的伯乐“,成就自己。
人是有目标导向的,一旦聚焦优势,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我们便有了笃定的目标。
有了心中所想的目标,就有了回归“心灵原乡“的成长,这是最令人快乐的。能够投入到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中,也是人生最幸福的事。聚焦优势,目标清晰,对于选择,自然就笃定很多了。
对于职业发展中各种选择的纠结,有目标是第一步,除此之外,在这里,我也想特别强调“行动”。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因为有了选择才能去行动,而是先开始行动,去尝试,去亲自体验,我们就可以知道如何去选择。
行动起来,你才能对职业和工作有自己的深刻体感,很多决策就自然清晰很多,不再纠结。
“人为自己设下目标,带出希望。所有的行为将会凝聚在这个希望的周围,活出意义来…..
生涯规划,即是将自己托付于这个目标的一种安身立命“。——金树人
愿我们每一位伙伴,都能够心怀梦想与目标、笃定走出自己喜欢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