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斑凹陷,有轮纹,密生小黑点;湿度大时病部有红色黏稠物。
该病喜高湿环境,种子带菌、病残体带菌、风雨溅散、昆虫或淋水均可传播,果柄是常发病部位。
防控时注意增强树势,雨后及时排水,发病初期可用苯甲·嘧菌酯、苯醚甲环唑、甲硫·异菌脲、咪鲜·多菌灵等喷雾防治。
④ 灰霉病
初期呈水渍状病斑,后凹陷腐烂,湿度大时有灰色霉层
属低温高湿型病害,可通过病残体、土壤带菌,气流、雨水及农事操作等传播蔓延。
预防应高垄栽培,合理密植,栽前土施活土君复合菌剂,壮大有益菌群,药剂可选择己唑·腐霉利、氨基·嘧霉胺、异菌·福美双、异菌·多、锰锌等。
病毒性病害
果部病症如畸形、皱缩、无光泽、部分有褐色条斑等
病毒病是一个大类,常发的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辣椒斑驳病毒、烟草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马铃薯X病毒等。
由于无根治方法,应通过注重树势的培养和勤防同翅亚目害虫来进行预防,发病初期可尝试用盐酸吗啉胍 海精灵缓解,以挽回部分损失。
生理性病害① 日灼病
向阳部分褪色变硬变薄,生灰白色革质状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