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中国都是当之无愧的“珍珠之邦”。我们的珍珠历史起始于6000年前的大禹时代,据《海史·后记》记载,公元前4000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定“南海鱼草,珠玑大贝”为贡品。
而在洋洋洒洒的二十四史中,珍珠都是耀眼的点缀,珠光宝气更成为了皇家贵族身份地位的最佳说明。
图1|点翠嵌珠石金龙凤冠(明)(图源网络)
让我们暂时抛开珍珠光辉的历史,聚焦到这个圆滚滚、胖嘟嘟的宝石本身。一个核心问题:珍珠凭什么在上下六千年中,征服国内外的所有消费阶层?答案其实就在前文中:珠光宝气。从古至今,珍珠的价值和最大的美感就在于它那朦胧而又勾人的光泽。
图2|各色珍珠(图源网络)
那这种彩宝世界中最与众不同的珠光起于何处呢?本着科学求真(贪玩好奇)的精神,吉哥和实验室的众多伙伴下了血本,用上全套装备,剖开N颗珍珠,就是为了抓住那一抹珠光。不多说啦,准备好了么?一起走进珍珠的世界。
What
什么是珍珠质?
珍珠质可不是蛋白质,它是珍珠能蕴藏光芒的核心因素。
珍珠层是决定珍珠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珍珠层是由珍珠质组成的,珍珠质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成分是文石(成分为碳酸钙),其次还有充填于文石叠层缝隙间的贝壳硬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