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你的孩子成为学习高手吗?跟着颜老师学习辅导孩子成为学习高手的方法,让你的孩子成为学霸!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今天,颜老师给大家讲如何学习“植树问题”,让你的孩子一学就会,永远不忘记的方法。
“植树问题”是我们小学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数学问题,是小升初必考的一种题型,也是孩子学习起来感觉比较困难的一种题型。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准确高效地解决遇到的植树问题呢?这一节课,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行之有效的学习思考植树问题的三步法。
“植树问题”是一种特殊应用题,每一种特殊应用题都有它的特点,只要我们抓住了它的特点,就能轻松学会,快速地解决问题。一般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由三个数量组成,而植树问题是由四个数量组成的,它们分别是:棵数、段数、一段长、全长。这四个数量组成了两个数量关系。一个是棵数与段数的数量关系,一个是段数、一段长和全长的数量关系。所有的植树问题都要从这两个数量关系去思考,所以一定要记住这两个数量关系。
接下来,请家长朋友们把我总结的思考“植树问题三步法”教给你的孩子.
第一步:判断植树问题的类型。“植树问题”有三种类型,分别是:两端植树、两端不植、一端不植。植树问题的类型很容易判断,一般题中都有一些关键词提示。家长辅导孩子时,一定要让孩子养成读题抓关键词的习惯。
接下来,我们举例说明如何抓关键词。
【例1】一条走廊长24米,每隔3米放一盆花,走廊两端都要放。一共要放多少盆花?
此题中“两端都要放”就是关键词,说明此题是“两端植树”。
【例2】一条道路的一旁,从头到尾每隔5米种一棵树,共种101棵,这条小道有多长?
此题中“从头到尾”就是关键词,说明此题是“两端植树”。
【例3】在两座楼中间每隔3米种一棵树,共种了20棵,这两座楼之间距离是多少米?
此题中“中间”就是关键词,中间植树,两边不植树,说明此题是“两端不植”。
【例4】从为迎接六一儿童节,学校准备在教学楼前60米的道路两旁摆放鲜花(靠墙一端不放),相邻两盆花之间的距离3米。一共需要几盆花?
此题中,很显然括号里的“靠墙一端不放”就是关键词,说明此题是“两端不植”。
第二步:判断棵数与段数的关系。也就是判断棵数比段数多1,还是少1,还是相等。对应植树问题的三种类型,棵数与段数的关系有三种:
第一种:两端植树的棵数比段数多1,即:棵数=段数 1,
第二种:两端不植的棵数比段数少1,即:棵数=段数-1,
第三种:一端不植的棵数与段数相等,即:棵数=段数。
棵数与段数的关系,家长不必让孩子专门花时间去死记硬背,只需要让孩子遇到植树问题题时,画一画线段图就能轻松找准棵数与段数的关系。当画得多了,孩子自然就记住了。如果孩子不会画线段图去找棵数与段数的关系,孩子是记不住的,即使当时记住了,后面还是会忘记,这种学习是在浪费时间。只有掌握了画线段来推导的这种方法,才是正确的学习方式。掌握了自己画图推导的方法,哪怕是忘记了,孩子也不会害怕。所以,当第一步判断出是植树问题是哪种类型后,就让孩子在草稿本上用线段图简单的表示一下,就能很快得出段数与棵数的关系了。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
先在本子上画一条线。
如果是两端植树,我们就在这条线的两端先画两竖线表示两棵树,中间再几条竖线表示几棵树,然后数一数段数与棵数,很容易得出棵数比段数多1。
如果是两端不植,我们就在这条线的中间画几条竖线表示几棵树,两端不画,然后再数一数,很容易得出棵数比段数少1.
如果是一端不植,我们就在这条线的一端画一条竖线,另一端不画,然后在线的中间画几条竖线,最后数一数,很容易得出棵数与段数相等。
在孩子开始学习植树问题时,一定要让孩子多画一画这三种类型的线段图,只有多画才能让孩子学得会,记得牢。如果孩子自己能推导出棵数与段数的关系,即使孩子没有记住棵数与段数的关系,也不担心孩子不会分析植树问题了。
第三步:用公式。用一段长、段数和全长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一段长×段数=全长。记住这一个公式,然后家长一定要让孩子自己用这个公式推导出另外的两个公式,即:全长÷一段长=段数,全长÷段数=一段长。如果孩子不能由一个公式推导另外两个公式,你就得给孩子补一补乘除法各部分的关系这一个内容了。
这个公式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记住,家长辅导孩子时,一定让孩子马上背下来。
当孩子学会了这三步后,家长辅导在孩子做植树问题题时,一定要让孩子每做一道题都要说一说是哪三步,并且让孩子说一说:如何判断类型(抓关键词),如何判断棵数与段数的关系(画线段图),用哪一个公式来计算(说出要用的公式)。
如果你按照我教给你们的方法去辅导自己的孩子,你教孩子学习,可以让孩子在1小时完全学会植树问题,永远不记。
如果感觉颜老师的课对你有帮助,请点赞关注,让我有更大的动力为大家总结更多的更好的学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