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中地上的水如何处理,缺氧瓶子里污染水怎么处理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5-02-28 05:43:18

暴雨,多发生在高温持续中突遇气候变化,常伴随大风和雷电,容易产生洪水、垮塌等自然灾害。对于水产养殖行业,在天气突变特别是暴雨降落的时候,水中溶解氧急速降低,鱼虾会出现缺氧浮头的现象。

暴雨极端天气容易造成昼夜和水体上下层温差大,水质变化快,水产养殖动物受环境变化影响应激反应加剧,免疫力下降,极易导致病害发生与流行,这对水产养殖业危害特别大。

缺氧中地上的水如何处理,缺氧瓶子里污染水怎么处理(1)

一、水中氧气的来源与消耗

天气突变造成水体溶解氧的变化,可从水中氧气的来源与消耗来分析:

水体溶解氧的来源:

水中溶解氧主要来源是依靠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

1.空气的溶解;

2.水生生物(特别是浮游植物)光合作用。

水体溶解氧的消耗:

1.养殖生物呼吸作用;

2.微生物耗养;

3.水中化学耗养;

4.水中氧气的逸出。

在精养池中,晴天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可以达到精养池的一昼夜溶解氧总吸入的90.3%,扩散溶入水中的仅占9.5%。

池水中消耗溶解氧最多的为晚上的浮游生物、细菌的呼吸作用和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可占到72.19%,鱼类耗氧占16.1%,上层过饱和逸出的约占10.4%,底泥耗氧约0.6%。

二、影响溶解氧变化的因素

养殖水体溶解氧的变化,主要受光线强度和气压两个方面的影响。

1.水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水生物的光合转换作用,其次才是对空气的溶氧。

天气突变常导致气温、光照、气压的突变。水温相对气温的恒定性较好,因此气温的突变并不是水中溶氧变化的主要原因。但光照的突变将严重影响水生物的光合转换过程,导致产氧量下降。

2.气压的降低,造成水体对氧的溶解度降低,导致水体缺氧。

3.在气压低的情况下,常可见水体底部污染物泛起,这就是所谓“泛塘现象。

“泛塘”现象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气压对水体的影响力,“泛塘”的结果造成水底因缺氧而抑制的好氧菌重新得到获取氧气的机会,由此急剧消耗水体溶氧。

4.环境气压低对养殖动物体内的溶氧能力同样产生了负面作用,导致血液携氧量的降低,因此动物需要通过更多的呼吸来增加氧的摄入。

5.一般在气压低的时候比如下雨之前,尤其是夏季暴雨来临之前溶解氧非常低,还有水生生物的光合作用,夜里要进行有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也容易造成溶解氧偏低。

因此,天气突变时水体缺氧并且养殖动物很容易浮头和生病,其原因主要是光照和气压影响的结果,而这个影响主要通过降低产氧、降低溶氧、增加耗氧综合形成的。

三、水体富营养化或偏肥的影响

现在水产养殖的水体大多富营养化或偏肥,甚者还施用一定的肥料来促使水体生产力提高,如果过量施肥,任何季节任何时候都会造成一定的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导致溶解氧降低。

解决的方法是:水体容易富营养化的池塘应该多投放一些鲢鳙鱼等依靠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如果遭遇雷电大风暴雨天气,应尽量开启增氧机加氧。

四、暴雨前后对水生动物的影响

暴雨前,气压低、天气闷热,池塘溶解氧快速下降,容易导致养殖动物处于不适状态。

暴雨时,水温急剧下降,光照减弱,微生物出现大量死亡,藻菌相易转换,池塘的微生态结构发生急剧变化,从而养殖动物容易发生“应激”反应。

暴雨后,天气晴热,多数池塘蓝藻大量繁殖,加上死亡的微生物腐败,导致池塘水质变差,底层缺氧,养殖动物容易患病。

五、空气压强与气候温度的关系

压强与温度是成正比关系的,降雨时空气中气温下降,但水温下降的比较慢,此时空气中压强小于水中溶解氧的减少,阴雨天气影响日光的穿透,从而很难维持稳定的水温,同时连续阴天数日还会影响藻类繁衍,导致氧的损耗。

缺氧中地上的水如何处理,缺氧瓶子里污染水怎么处理(2)

六、暴雨期间,水产养殖的管理措施议:

一、实时监控与巡查

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池塘情况,及时调整养殖管理措施。

加强池塘巡查,特别是夜间和清晨,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二、防洪与排水

在池塘周围设置防洪设施,防止雨水倒灌。

根据池塘水位情况,及时开启排水口,降低池塘水位。

三、增氧与水质维护

加强增氧设备的使用,确保水体溶氧量充足。在暴雨期间,要开启增氧机,增加溶解氧含量,降低微生物死亡率,稳定水相,防止疫病。

定期检测水质,及时调节pH值、氨氮等指标。暴雨来临前,可在塘基四周泼洒生石灰,调节雨水进入池塘后的pH值,并*灭由雨水径流带入池塘的病菌。暴雨后,按每亩15~20kg生石灰向池塘中泼洒,有效调节池水pH值。

四、饲料管理

暴雨期间,为避免鱼儿在不适情况下消化食物时引起机能失调,加重应激程度,应少投或不投饲料。

五、疫病防控

暴雨期间,养殖水体质量下降,容易引发鱼病。要加强对疫病的监测,仔细观察水质变化及养殖鱼类情况。

暴雨后,对池塘等养殖水域进行清淤和消毒,*灭随雨水、洪水带入的病原。采用化学、物理方法调节和改善水质,如定期泼洒生石灰,每10-15天一次,每次用量为每亩用生石灰10~15kg化水泼洒。

六、设施加固

检查加固池塘和水库的堤坝、围网等设施,防止因洪水漫堤造成损失。

大棚养殖要做好棚架、配套设施等加固措施。网箱养殖要采取加固绳索和网箱框架等措施,预防网箱被冲走、冲垮,并及时清理浮游物。

七、应急物资准备

备好池塘养殖应急型化学增氧剂、防涝拦鱼网片、钢绳、竹竿、救生衣、手电筒等应急物资。

八、灾后自救

及时清理修复损毁的池塘或网箱,做好场区环境和鱼塘水环境消毒。

对死亡鱼类及时进行无害化、规范化掩埋,防范灾后疫病发生。

及时检查池塘、养殖网箱和养殖笼内存留的养殖鱼类,因灾损失的要及时补充苗种,确实无法补充苗种的,要及时调整养殖模式或调整养殖品种。

缺氧中地上的水如何处理,缺氧瓶子里污染水怎么处理(3)

综上所述,暴雨期间的水产养殖管理需要综合考虑防洪、排水、增氧、水质维护、饲料管理、疫病防控、设施加固、应急物资准备和灾后自救等多个方面,以确保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