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一类人:
他们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习惯独自扛着,能自己解决的绝不麻烦别人。
起初,我们还可能会钦佩他们的独立与坚强,但久而久之,就会发现他们仿佛给自己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墙,将他人阻挡在外。
根据心理学的人格分类,我们常把这种人归为“考拉型”人格。
社会群体中的人格类型多种多样,而不同的人格特质也会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模式和社交方式,
考拉型人格,因其如同考拉般温和、友善且偏好独自行动的特点而得名,外化表现为缺乏与人的沟通交流,性格比较内向还不喜欢主动。
一、考拉型人格的特质:过度独立
考拉型人格的人,首要特质便是极度的独立,因为他们对自我依赖程度极高,坚信自己能够解决所有问题,
而这一特质其实源于他们内心深处对麻烦他人的恐惧。在心理学中,这种恐惧可能与早期的成长经历有关。
一则咨询案例:淇淇小时候不会系鞋带,每当向父母求助时,得到的回应总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认知:麻烦别人是不被允许的,只有依靠自己才是正确的。
长大后这种观念贯穿了淇淇的生活,作为一名设计师的淇淇,在团队项目中,即便遇到难题,也不愿向同事请教。
因为淇淇担心自己的问题会耽误同事时间,或者被同事认为自己能力不足。
于是,她选择花费大量时间独自摸索,最后却导致项目进度延误。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人类有社交需求,
而考拉型人格的过度独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进而影响工作效率和团队氛围。
二、情感疏离,难以与人建立深度连接考拉型人格的人,在情感表达上较为含蓄,甚至有些疏离,
由于不擅长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也难以对他人的情感做出积极回应,这就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很难与别人建立起深度的情感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