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肌肉、皮肤、头发、指甲,甚至是内脏器官,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如此,蛋白质还参与了身体的几乎所有重要功能:它是免疫系统的“士兵”,帮助我们抵御细菌和病毒;是运输养分的“快递员”,确保氧气和营养物质到达全身;还是修复身体的“工程师”,帮我们愈合伤口和修复损伤。
可以说,没有蛋白质,人体的“工厂”根本无法正常运转。
但问题是,蛋白质不像脂肪和糖类那样可以储存。如果每天摄入不足,身体就会从肌肉中“拆东墙补西墙”,用自身的蛋白质来维持基本功能。
这种恶性循环,会让人体陷入“慢性亏损”。
缺少蛋白质会怎样?当身体长期缺乏蛋白质时,危害是悄无声息却深远的。
1. 肌肉流失,体力下降
蛋白质是肌肉的主要成分。如果缺乏,肌肉就会逐渐缩小,变得松弛、无力。
很多中老年人感到自己“越来越没劲”,实际上很可能是蛋白质摄入不足导致的。
2. 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
蛋白质是免疫系统的重要原料。
如果缺乏,身体对抗病毒、细菌的能力会大打折扣,感冒、感染等小病小痛会频繁找上门。
3. 伤口愈合变慢
当我们受伤或手术后,身体需要大量蛋白质来修复组织。如果蛋白质不足,伤口愈合的速度会减慢,甚至会留下疤痕。
4. 头发干枯、脱落
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一种蛋白质)。
当蛋白质不足时,头发会变得干枯、易断,甚至大把脱落。
5. 情绪波动,记忆力下降
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是神经递质的原料。如果摄入不足,大脑的“化学反应”就会变慢,导致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记忆力下降。
6. 体重异常变化
蛋白质不足可能导致体重下降,但也可能让人发胖。
因为缺乏蛋白质会让人更容易感到饥饿,进而摄入过多的高热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