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为什么是孔子的第二故乡,衢州的孔子后人后来怎么样了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5-03-01 02:28:01

【图说:通过“侵华日军浙赣细菌战受害区示意图”了解衢州地理位置,大色块中的衢县即为今日衢州】

作为浙、闽、赣、皖四省交界之处,衢州自古就有成为边际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的可能。让这个可能变成现实的,是衢州在铁路之外,还有众多的水水。

最有代表性的是衢江。很长时间内,浙江人都不愿意正对新安江是母亲河钱塘江源头的现实,毕竟新安江来自外省,让外省的江代表浙江,从感情上有点接受不了,所以他们又给钱塘江找了个源头,那就是衢江。

衢江从开化马金溪起至双港口后,众流归一,随后经龙游,在兰溪的马公滩纳入金华江,改称兰江,再北至建德梅城的三江口时,适遇自徽州迤逦而来的新安江,两源合一成“钱塘江”(其中有一段名为富春江),自此声势更是浩大,穿杭州而过,直奔东海。

衢州为什么是孔子的第二故乡,衢州的孔子后人后来怎么样了(5)

【图说:从“衢江航运开发示意图”看衢江到钱塘江大致流域】

不管是以衢江还是新安江为源头正宗,但陆路相近、水系相连,让衢州成了中转要地、交通要道。当年有徽州商人叶维嘉携家眷自歙县乘船来衢州,从摆小盐摊开始,继而兼营粮食生意,再创设店号,最后打下了巨大的家业。其后人叶仕衡一家更是被称为“叶半城”。

更多的诗人也纷纷涌到浙江。有些人像李白,从杭州渡钱塘江,然后一直往东,到台州的天台朝圣,是为“浙东唐诗之路”,但也有人则像孟郊那样溯江而上,过桐庐,然后直扑衢州,是为“钱塘江唐诗之路”。

这种便利的交通,让人直把衢州作杭州。事实上,在宋高宗赵构南逃杭州,并于1129年权都(临时定都)临安府时,衢州便是临安的辅郡。相对于曾一度被金兵所毁的杭州,衢州却未遭兵燹([xiǎn])。这也让衢州在宋朝南渡时,成为一个文化荟萃之地,尤其是孔氏家族的迁入,给衢州打上了一枚至今尤为珍贵的标签——南孔圣地。

孔氏家族是随着宋高宗一路南下的。作为封建帝制的“国之重器”,孔子第47代嫡长孙、衍圣公孔端友让弟弟孔端操留守阙里——也就是孔子故里山东曲阜,自己则恭负孔子和亓官夫人楷木圣像,与从父也就是叔父孔传等28户族人,追随着宋高宗东奔西跑,一路历经千辛万苦。真可谓头可断、血可流,信仰不能丢。到了浙江之后,他们也需要一个安身立命之所,宋高宗后来就将衢州赐给了这些孔氏族人。

也许这些族人一开始并没有把衢州当作自己的家,就像杭州一开始也只是被当成了“行在”,但谁知南宋坐稳了杭州,就再也没有打回去。

衢州就这样从一个过度地,变成了目的地。南迁的孔氏族人只好在这里扎根繁衍,并慢慢爱上它。到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朝廷甚至认为“寓衢者为大宗”,元世祖遂诏衍圣公孔洙入觐,命他载爵归鲁。但孔洙不愿意听命于这些征服者,以先祖庙墓在衢,让爵于曲阜族弟孔治。这个举动甚至还得到了元世祖的称赞,“宁违荣而不违道,真圣人后也。”

不过,让爵也意味着南宗成为普通平民,但他们乐得其所,日后也以平民教育为己任,世为儒官、书院山长者,前后相望,历四百余年。也正是得益于他们的坚守,儒学南渐,而理学北传。到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武宗准衢州知府沈杰奏请,授予孔子59世孙孔彦绳为翰林院五经博士,子孙世袭。自此至民国废除世爵,先后袭封了15世五经博士。不过,尽管没有爵位,国民政府改授孔氏南北宗为“奉祀官”。

也正因为这样的因缘,让衢州成为了全国除曲阜之外,拥有孔氏家庙的城市。其基本上仿山东曲阜的规制建造,亦分孔庙、孔府两部分。

不过在数百年来的历程中,家庙曾三易其址,今天它在衢州的位置,为新桥街,街的对面,便是峥嵘岭所在的府山公园。

衢州为什么是孔子的第二故乡,衢州的孔子后人后来怎么样了(6)

【图说:孔府家庙。王千马摄】

这不禁让人感叹,时光有如魔力的手,竟然将历经数千年的孔圣文化,与钱塘江唐诗之路,巧合地汇聚在了这么一个点上,却丝毫不给人有突兀之感。

它们的结合,让这个城市变得温文尔雅。漫步在这个城市,你会发现到处可见这样的宣传语,“衢州,一座最有礼的城市。”一开始不太明白是怎么回事,但看到孔氏家庙,以及府山公园树立的巨大孔子像,你也许会明白,这并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

但是,如果说衢州只是个有礼的地方,也许我们也会误读这座城市,毕竟,在普遍喜欢清淡的浙江,它却是一个嗜辣的特殊存在。

两个吃辣的高手,让这座温文尔雅的城市勃发血性

在衢州的美食中,一定少不了这三头一掌,鸭头、鱼头、兔头,和鸭掌。它们无一不和辣挂钩,一定会让你辣得怀疑人生,却甘心死去活来。

猜测衢州嗜辣的缘由,或许在于其山水众多,湿气为重,所以以辣驱湿。但吾球君更认为,衢州吃辣正在于它有着众多的近邻,像江西其实就是大隐隐于国的吃辣高手。

衢州为什么是孔子的第二故乡,衢州的孔子后人后来怎么样了(7)

【图说:衢州三头一掌】

正如吃辣的四川,连谈个恋爱,耍起个朋友,成都妹儿都能将娇羞的“讨厌”,不由自主地表达成“搞个铲铲”,而男人们大多个子并不高大威猛,惯常“耙耳朵”,但组成的“川军”,却能在抗日战场上,可以“血战到底”。

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温文尔雅的城市,会在抗战中成为浙江乃至整个中国的“焦点”——在整个抗战期间,浙江死亡人数为四十万人左右,衢州的死亡人数为十万零八千两百三十人,超过了四分之一;在浙江毙命的日军少将以上军官有3人,其中有2个就是在衢州毙命的。

不同于宋朝南渡时被金兵忽略,抗战时的衢州,却因为日军的飞机大炮的存在,而处在被时刻打击的危险之中。更重要的是,随着浙赣铁路中的杭江铁路(杭州到玉山)在1934年1月正式通车,让进出衢州多了一个通道。其中,杭江铁路的起点站,正是钱塘江边站。

几乎就在铁路全线通车前后,今天位于衢州市区的衢州机场,也开始修建。一开始未作国防之用,时修时停,规模不大,但随着杭州的笕桥机场在抗战时失守,它的作用立时就显现出来。尤其是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之后,美国人加入战局,他们将衢州机场视作盟军轰炸日本本土最理想的军事基地。这也让它更加成为了日本人的眼中钉。

和上海打了两次淞沪会战相似,衢州这片土地,也在抗战期间,同样打了两次会战——一次是日本人在1942年挑起的浙赣会战,一次是日本人在1944年挑起的衢(州)龙(游)会战。但不管对方是来势汹汹,还是秋后蚂蚱,衢州军民都表现出了一体同心的英勇。

为了保证机场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衢州全民动员,面对任务巨大、饥疲疾病肆虐,而无所畏惧,“长官的命令要怎么办,就得绝对去做,流血牺牲,就是我们最后的责任。”但让人无奈的是,为了不让机场落入敌手,民工们上午还在抢修未完工程,下午又接来破坏的命令。

与此同时,中国军队为了保护机场,保护家园,也在浴血奋战。虽死伤无数,却无一人投降。在历时十余天的仙霞关血战中,日军不仅付出了1000多人伤亡的惨重代价,指挥官龟田大佐也被一炮击毙在“落马桥下”。

而在他被击毙之前,日军第15师团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就在进攻衢州途中,在兰溪城下踩中地雷,被炸身亡;和他一起奔赴鬼门关的,还有在衢(州)龙(游)会战中率第六十二旅团的横山武彦(当时为少将,后追赠中将)——他正是当年*害张自忠将军的元凶,天理昭昭,他被毙在龙游城外的狮子山山顶上。据说他当时骑着白马站在黄昏的山岗上,结果暴露在中国军队的视野里,于是重机枪被集中起来向他一顿招呼。

不过,尽管取得了一定胜利,但衢州还是数次被攻占。衢(州)龙(游)会战中,随着城墙被轰塌,守城的78团守城官兵,被破城而入的敌人给逼到靠近衢江的水亭、西安门附近城外一带,三面受围,弹药又得不到补充,但谁也不愿意作俘虏,纷纷跳进了正在涨水的衢江。因水急浪高,许多人被江水吞没,而日军更是在城墙上架起机枪,还派出了三架飞机,疯狂扫射,一时间,衢江上浮尸蔽江,鲜血染红了江水。整个78团官兵,除少数幸存者外,大多壮烈牺牲。

说起这78团,正属于川军26师。26师在抗日战争中是一支能打的部队,被称为“杂牌中的嫡系”。

两个吃辣的高手,在衢州联手上演了一场气吞山河的图景。它无疑激励了中国军队反击的决心和意志。

衢州为什么是孔子的第二故乡,衢州的孔子后人后来怎么样了(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