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网络上最火的梗莫过于“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社交网络上大家纷纷晒出奶(hong)茶(bao)照(jie)片(tu),暗暗秀了一波恩爱或感情。
这年头,奶茶仿佛社交货币一般,话题热度不减:比如周姓男歌手十分热爱奶茶,因此衍生出各种奶茶表情包;比如某奶茶品牌转发抽奖抽到另一奶茶品牌的粉丝,也是很戏剧化了。
“珍珠”是珍珠奶茶的灵魂。图 | 张洋
如今奶茶新品频出,但最经典的莫过于珍珠奶茶,黑色的“珍珠”正是其中的灵魂。用粗吸管吸一口,Q弹软糯的“珍珠”和香甜的奶茶一同涌上来,边吸边嚼,满足感100分。
不过,珍珠奶茶饱腹感很强,这可少不了“珍珠”的功劳。那么“珍珠”从何而来?又是如何制成的?听植物学家史军为你一一道来。
文|史军
在马来西亚的菜市场看到一种特别的蔬菜:红色的茎秆,像小伞一样的绿色叶片,断面上涌出乳白色汁液。这就是木薯。看到木薯叶与黄瓜、番茄摆在一起,我着实吃了一惊,因为这种植物是有毒的。
木薯 图 | 陈莉
在后面的行程中,我还真的吃到了木薯的叶子,只不过餐盘中的木薯叶早已被厨师搞得面目全非。这些叶子应该进行了深度的汆烫和漂洗,沥干水分,剁成了菜泥,拌上调味汁和煮熟的鹰嘴豆一起吃,倒也别有风味。只是在这种状态下,我已经完全没有能力判别这些菜泥到底是木薯叶还是菠菜叶了。
危险的主食作物木薯是大戟科植物,它的老家在南美洲巴西。有专家认为4000多年前当地人就开始食用木薯,但是这种植物在随后的3000多年时间里都没有被驯化栽培,距今1000多年前人类才真正开始驯化栽培木薯。虽然在南美洲的诸多遗迹中也发现了木薯形象的陶器,但更有趣的是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毗邻巴西的墨西哥区域居然没有木薯栽培的痕迹,反而是远道而来的欧洲人把木薯带到了墨西哥。同玉米、马铃薯相比,木薯的形象并没有那么高大。没办法,它在亚洲的表亲大戟、黑面神之类都是可以取人性命的毒草,它也不是好对付的家伙。
16世纪,随着殖民浪潮的涌动,大量黑人被送到美洲当奴隶,如何解决食物供给成了殖民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抗病虫、产量大又好种植的木薯成了不二之选,其种植量陡然上升。葡萄牙人把木薯连同玉米一起送到了非洲,竟然毫无悬念地击垮了当地的主食作物,创造出了特有的非洲木薯菜肴。19世纪20年代,木薯传入我国,迅速遍及广西、云南、广东等省,不禁让人感慨木薯在饮食界的传播同样强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