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先生是某一家汽车轮胎公司的经理,由于迟迟没有推出新的汽车轮胎产品,导致心情整日忧郁不乐。有一次他在酒吧喝酒,无意中碰撞了一位喝得酩酊大醉的年轻人,结果这位醉汉借酒撒疯,对他大打出手。
事后,这位先生从店主那里了解到,那位青年发明了一种能增加轮胎强度的技术,而且申请了专利。但他找了好几家生产汽车轮胎的厂商,要求他们购买他的专利,都无果而终,而且被他们视为异想天开。所以,他感到怀才不遇,每天郁郁寡欢,就来这里借酒消愁。
当这位先生得知这些情况后,不但不介意这位青年对他的不恭,而且决定聘请他来自己的公司做事。
隔天清晨,他在工厂的门口等到了这位年轻人,但年轻人却心灰意冷,不愿向任何人谈起他的发明。他没有理睬这位先生,径自走进工厂干活去了。但是,这位先生一直等在工厂的大门口。
临近中午,工人都下班了,却不见那位年轻人的踪影。有人告诉这位先生,那个年轻人*是计件工作,上下班没有固定的时间。
天气很冷,风也很大,但这位先生一直没有离去。就这样,他从早上8时一直等到下午6时。那位年轻人走出工厂,他一见这位先生的面,便爽快地答应与他合作。
原来吃午饭时,那位年轻人出来看到这位先生等在门口,便转身回去了。但后来,当他知道这位先生一天不吃不喝,在寒风中等了将近10个小时之久,不禁动心了。
当然,后来这位先生正是在求得了这位青年才俊后,才推出了新的汽车轮胎产品,并很快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通过这么一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先生以他的忍耐之心表达了他求才若渴的殷切之情,并获得了那位年轻人的理解,从而使他答应了自己的请求。当你求人办事时,表现出足够的耐心与人家“磨”,这不是耍无赖,而是一种静静的、礼貌的等待。不要让对方感到你是故意找麻烦,故意影响他的工作和休息。要尽量通情达理,尽量减少对对方的干扰,只有这样,才能“磨”成功。“磨”可以不露锋芒,不提要办的事,只是不间断地接近对方,使双方关系渐进,让对方更多地了解你、同情你,从而产生帮助你的愿望。也就是说,你想办法与对方接近或与对方家人接近,并通过各种方法与他们搞搞关系,从感情上贴近。这种感情上的“磨”,对方是难以拒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