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最近悄悄搞了个大动作,直接让全网炸锅——满血版DeepSeek-R1模型接入微信搜索!国民级App 国运级AI,这组合堪称“王炸”,今天就来聊聊它到底有多香,以及怎么用起来!
一、微信AI搜索:到底强在哪?
- 满血版DeepSeek-R1,直接白嫖!
在微信搜索框输入问题,选择“深度思考”模式,就能调用DeepSeek-R1模型,全网搜索 深度推理一气呵成。比如问“三天学会DeepSeek指令”,它能分阶段给出学习计划,还附上7篇公众号文章和1篇网页资料。
- 微信生态独家优势
搜“故宫门票预约”,不仅能全网找答案,还能直接调取微信小程序、公众号的官方接口,附上预约链接!这种“微信内资源 全网信息”的整合,其他平台只能干瞪眼。 - 一键转发朋友圈,社交属性拉满
搜索结果支持直接转发给好友或朋友圈,生成的内容自带参考资料链接,知识分享秒变社交货币!不过电脑端暂时看不了转发内容,手机党狂喜。
二、手把手教你开启“王炸”功能
方法1:微信直接开冲(灰度用户专属)
- 打开微信→顶部搜索框→点击「AI搜索」→选择“深度思考”模式。
- 如果你看到了搜索栏下面有这个AI搜索,恭喜你,被选中了!
(没看到入口?说明还没被灰度到,再等等。我其实也没有,只能用同事的手机体验....)
方法2:deepseek小程序(未融入微信的资源)
这种方法其实和腾讯生态没有融合,只是在小程序中使用deepseek。搜索一下deepseek,选择网页对话,就可以用起来了。人人可用。
方法3:ima知识库小程序(保底方案)
- 微信搜索“ima知识库”小程序→点击底部灯泡图标→选择“问全网”→切换“DeepSeek-R1”模型,同样能体验满血版功能。
三、实测体验:真香还是翻车?
由于自己还没办法体验,只好借用网友的体验报告了。
- 优点:回答附带参考资料和表情包,比如让AI“用辛弃疾口吻写词点评AI”,直接输出一篇《智开星汉赋》,文风豪迈带赛博味。被选中的朋友可以自己去试试看。
最重要的是可以调用微信公众号的大量内容。
- 缺点:暂不支持连续对话,历史记录隔段时间会刷新(记得及时保存答案!)。
四、为什么说这是“王炸”?
微信的12亿用户 海量公众号内容,遇上DeepSeek的深度推理 开源低成本,简直是“数据生态 技术”的终极组合。网友辣评:“以前用AI得专门下App,现在微信里就能搞定,这才是真·国民AI!从表面看是“国民App AI新贵”的流量联姻,但背后藏着三重*手锏,直接捅破了AI落地的天花板:
1. 技术 场景:AI可以接入生活
过去大模型总被吐槽“不接地气”——写诗画画很溜,但一遇到生活问题就翻车。
微信的12亿日活场景,恰好给DeepSeek-R1塞了颗“定心丸”:
- 搜“孩子发烧39度怎么办”,AI不光给医学建议,还自动关联附近三甲医院挂号小程序;
- 问“五一北京攻略”,结果里直接插入故宫/环球影城官方购票入口,甚至能看好友发过的朋友圈避雷帖。
AI不再空谈,而是扎根微信生态,变成能解决问题的“生活管家”。
2. 数据飞轮:越用越狠的护城河
微信藏着中国最丰富的社交数据:
- 5000万 公众号内容池 → 喂给DeepSeek当知识库;
- 每天450亿次消息交互 → 反向训练AI理解真实对话需求;
- 小程序/支付/搜一搜行为数据 → 帮模型预判用户下一步动作。
这种“数据-模型-用户”的闭环,别人想抄都抄不动。举个栗子:你刚在群里聊完装修,微信AI搜索立马推荐“甲醛检测服务”,还附上邻居用过的靠谱师傅联系方式。
3. 成本优势 稳定性
DeepSeek-R1最狠的不是技术多牛,而是同等效果下,推理成本只有行业1/10(网友实测单次搜索成本不到3分钱)。而微信作为国民级应用,其使用量 稳定性是经过反复测试。
这意味着:
- 微信敢给全民免费用,不怕被流量冲垮服务器;
- 中小企业也能通过微信云低成本接入AI,不用自己烧钱练模型。
终极王炸:重新定义“搜索”
传统搜索是人找信息,微信 DeepSeek是**“信息 服务 社交关系”三合一**:
- 搜“离婚协议模板”,AI生成文档后,顺手推荐律师小程序;
- 查“周杰伦演唱会”,结果页直接弹出票务转让群聊入口。
它不再是工具,而是串联生活场景的智能中枢——这一步,可能比ChatGPT掀起的浪更大。
所以并不是“技术多强”,也不是一时的流量,微信 DeepSeek真正炸的是生态位:当AI长在国民级App的血肉里,落地速度根本不是创业公司能追的。 你现在用它可能觉得是新奇,但半年后再看,大概率已经离不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