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打卡成都IFS商场的“爬墙熊猫”。成都IFS商场供图
“哪个位置拍IFS的熊猫屁股最好看”“如何用护照预约杜甫草堂的门票”“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见顶流‘花花’的经验”……社交平台上,像春笋一样往外冒的除了成都攻略,还有“I love Chengdu”的标签。
2025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成都将进一步优化国际支付、外语标识等便利化服务,开设30个境外熊猫旅游驿站,推动市内免税店建成投运,加力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23时:国际班列通四海
2月18日22时53分,班列号WR138的成都中欧班列,驶离中国成都城厢站,带着货物从霍尔果斯口岸出境,终点是白俄罗斯科里亚季奇。
两天后的23时52分,经满洲里口岸入境的另一辆班列缓缓驶进成都城厢站。
24小时“待机”的龙门吊,马不停蹄地装卸货柜。不远处的青白江高速收费站,是少有的凌晨堵车的地方。
“我们的班列,一天24小时都是可以进出港的,可以说这里是不夜港。”成都国际铁路港管委会产业发展部高级主管李露说。
2月19日,装载中欧班列货箱的货车行驶在成都国际铁路港。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胥冰洁 摄
从“连点成线”到“织线成网”,从“铁路班列”到“水陆铁空”,截至目前,成都国际班列累计开行量超3.1万列,辐射境外119个城市、境内联通超30个城市。载着太阳能光伏组件的集装箱穿越亚欧大陆,返程的法国红酒、比利时巧克力在春熙路与担担面相遇。
去年,这支“钢铁驼队”跑出了加速度:开行“蓉欧非”铁海联运川货班列,稳固中非贸易海铁联运新路径;首发“越滇蓉欧”全铁货运班列,开辟跨洲际铁路运输新路径;与川航物流合作首发孟加拉国包机到成都再通过中欧班列运抵欧洲的亚蓉欧“空铁联运”国际班列,加快推进中欧班列与“空中丝绸之路”衔接。
这是成都国际铁路港(2月19日摄)。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胥冰洁 摄
当银翼掠过贡嘎雪山,这座中国内地第三个“双国际枢纽机场”城市,国际及地区定期直飞客货运航线已恢复拓展至85条,稳居中西部第一。
2024年,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完成客运吞吐量超870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突破100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6.6%和33%,跻身“全球航空大都市二十强”。近期,还将开通成都至马德里等国际航线。
“我们正在做的,就是要打造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谭昕烨说。
西进欧洲、北上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四向”拓展国际班列线网体系,通达五大洲的航空客货运骨干航线网络,让“蜀道难”变“全球通”;
南向,做强“澜湄蓉欧”“越桂蓉欧”快线品牌,“中老泰马”全铁快速直达货运班列,以全程铁路运输方式实现8天直达马来西亚;
东向,持续深化“枢纽对枢纽”运行模式,与上海、宁波、青岛等沿海港口合作推进铁海联运通道建设,辐射日韩;
北向,稳定开行成都至莫斯科、明斯克班列,成都至莫斯科在途时间控制在11天之内;
西向,中欧班列主通道优势持续发挥,开发“蓉欧速达”班列,实现“成都—波兰罗兹”每周六、周四固定往返,运输时效缩短至11天。
2月23日,在青白江亚蓉欧国家(商品)馆葡萄牙国家(商品)馆,市民在选购葡萄牙产的纸巾。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胥冰洁 摄
0时:天涯在此“若比邻”
今年的除夕夜,零点快到了,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院长黄浩的微信“炸”了。
“Happy New Year to all Chinese friends”挤满屏幕,有人用拼音打出“GONG XI FA CAI!(恭喜发财)”,更多人怀念在成都“珍贵的收获”。
这群“地球村村民”曾聚集于此,成为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交流平台(成都)课堂上的一员。这个我国西南地区首个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基地,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与成都市政府合作共建、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和黄浩所在的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具体运营,2023年4月正式落户成都的中国—欧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