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40岁如何规划下半场人生,40岁的人生怎么规划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5-03-08 12:50:53

人到40岁如何规划下半场人生,40岁的人生怎么规划(9)

终结错觉”定律

“终结错觉”定律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吉尔伯特提出的一个概念,大概意思是:

我们自认为可以改变很多事情,但其实可以改变的事情少之又少。

吉尔伯特还做了一系列的实验,来证明我们与20年前的自己并没太大本质上的变化,但是我们总有一种错觉,以为自己变了很多。

很多人还想主动改变自己的气质,比如,原本内向的人想把自己变得外向。

事实上,这种努力往往是徒劳的,就气质而言,我们最多只能略加改良,却很难彻底改变。

人类学家海伦·费雪,曾提出“气质维度”的理论,是说我们的气质主要由4种激素决定:

多巴胺、血清素、睾丸素、催产素。

多巴胺含量高的人,喜欢冒险,有创造力,但耐心不足;

血清素含量高的人,有耐心,自控能力强,但社交能力差些;

睾丸素含量高的人,比较有侵略性,空间感及数字感强,但不太在乎别人的感受;

催产素含量高的人,同理心强,表达能力好,善于社交,但是害怕冲突。

这些激素,各有优劣,却很难改变,因为都是刻在我们的基因里的。

如果你是血清素含量高的人,每次和人打交道,你就会觉得是一种莫大的消耗,一个人待着才是在充电,那就尽量别选择和人打交道的工作,选择那种专门研究类的,既能做得好,也会很开心。

如果你是催产素含量高的人,每次和人打交道,就是一种充电,一个人待着时,就会觉得能量消耗得快,那你最好选择销售等和人打交道的工作。

环境的影响和自己的努力,多少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但成效往往不大,非要逆着来,别人难受,自己也难受。

这个世界参差多态,需要各式各样的人,遵循自己的本质,就是最好的选择。

关于“终结错觉”,我们更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总想改变他人,我们连改变自己都这么难,改变他人又谈何容易?

所以,放下那颗要改变世界的心吧,“寻找”比“改变”要务实很多。

网络流行语说,改变自己的是神,改变别人的是神经病。

很有道理,你肯定不是神,但也不想成为神经病,对吧?

人到40岁如何规划下半场人生,40岁的人生怎么规划(10)

人到40岁如何规划下半场人生,40岁的人生怎么规划(11)

无限游戏定律

所谓有限游戏,就是以干掉对方为目的,对方死了,你就赢了。

而无限游戏,是以自己的生存为目的,不是和谁比,就是想办法一直让游戏可以玩下去。

说白话一点,就是“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不要争一时长短,而要关注哪些事情可以让你一直玩下去,对于所有人来讲,“活着”就是一件具有普遍意义的事情。

我们都挺爱拿“复利”说事,还总拿巴菲特当例子。

其实巴菲特30岁时身家只有100万美元,众所周知,他投资的年化收益率是20%左右,按复利计算,他50岁时会拥有多少财富呢?

大概不会有你想的多,是2亿美元左右,虽然比起普通人已经很厉害了,可是这样的数字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富豪而已,不足以让这么多人敬佩。

事实上,巴菲特如今845亿的资产中,有842亿,是他50岁以后挣到的。

而其中的815亿,是巴菲特在65岁以后挣到的。

如果你真懂复利,应该知道,越往后,雪球效应才越大,所以巴菲特真正厉害的地方,不是别的,就是“活”得长。

从10岁炒股,到90岁,资金要活着,人也要活着,才能成为一个传奇。

人到40岁如何规划下半场人生,40岁的人生怎么规划(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