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人是啥意思,耐人是什么意思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5-03-08 14:33:15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张“80后存款段位表”,说存款50万以上就算中产了,你们属于哪类呢?

图片

实际上,我个人觉得,这样计算不够准确,应该要算家庭净资产,比如有个人有套市场价格1000万的房子,但是还欠银行钱,那他存款相当于是负的。但人家房子一变现,就身家千万。

其实,存款数字就是个心理游戏。今天我们不说这些虚的,就把“有钱人”的真相、心理陷阱和破局方法,说个明白。

一、数字游戏里的三个陷阱

1.“被平均”的魔术

2024年全国人均存款10.7万,三口之家得存够30万才算达标。但现实是,35%的家庭存款超16.3万,只有20%的家庭超过20万。啥概念?10个人里,2个人吃肉,3个人喝汤,剩下5个人闻味儿。

心理学上这叫“幸存者偏差”,你跟马云一平均,那就是千亿。多少人是被平均的?

朋友圈里晒豪车的人,不会告诉你他车贷还剩50万;短视频里年入百万的博主,不会亮出亏损的财务报表。

其实,我们也没必要盯着这个数字,过于焦虑。

2.“负债型富裕”的幻觉

“有房有车=有钱人”?2024年数据显示,80后家庭资产7成是房产,很多人背着房贷车贷,存款连20万都掏不出来。就像某名人说的:净资产才是你的真实体重,负债只是你穿的羽绒服。

3.“比较级焦虑”的毒药

网上经常说,70后应该达到什么标准,什么80后应该有50万和一个宝马三系,好像没有宝马就是人生的失败者。

行为经济学家塞勒早就说过:人永远在和亲戚比存款,和前任比幸福,最后活成了一场真人秀。

作为成年人,冷暖自知,你羡慕朋友圈的别人,说不定别人正在羡慕你。

所以,不必羡慕别人,更无需自惭形秽,过好每一天。

二、真正的有钱人,兜里揣着三把钥匙

1.扛揍的现金流系统

就像一家公司,现金流断了就要*,人也一样,为了抵御人生中的风险,每个人都应该有“4个账户”:·

日常账户:3个月生活费,放余额宝等各种宝宝,赚个一点几的利率。

应急账户:覆盖6个月开支,搭配百万医疗险(防大病一夜返贫)

梦想账户:每月定投3000(按照情况而定),用这笔钱攒首付

养老账户:社保外追加商业养老金,为养老做保障。

存款不是数字,是兜底的能力。

2.你要做时间的朋友

巴菲特的名言大家都知道:“人生就像滚雪球,关键是找到湿的雪和长的坡。”但多数人输在“不耐”。啥意思?

眼红别人炒股暴富,却不知道自己的认知根本不足以在股市中赚到钱。

急着跟风搞副业,却没有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但做二手奢侈品鉴定的大哥,早靠着认知和这么些年认识的有钱人赚的盆满钵满。

3.反脆弱的消费观

心理学有个宜家效应,自己组装的家具,再丑也觉得值钱。把这招用到赚钱上:

戒掉“补偿性消费”,例如心情不好就去买包。

投资“生产性消费”,啥意思?花3000去学AI绘图,接单赚回3万。去花3000去学剪辑,以后靠给别人做剪辑做副业。

想克制住买买买的手,怎么办?价格超过500的,等三天,超过1000的,等一周。

我们普通人,一要好好存钱,别信什么毒鸡汤,钱不是存来的,是挣来的。一个月挣10000,花9000,和一个月挣5000,花1000,谁留下来的多?

二要狠狠搞钱。付费学习技能,低成本尝试一些副业,找到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东西,你比如说,我发现,我就喜欢写文章,输出倒逼我输入,去看一些提升认知的书。三是要聪明花钱,什么叫聪明花钱,其实就是我之前说的。你要做投资性花钱,而不是消费型的。

给你们举个经典案例。

我有个表妹,在深圳,人很活络,脑子很灵光。她毕业三年,就买了辆玛莎拉蒂,价值80万左右,我说你买这么贵的车干嘛,人家说了,我买这个车是为了增加自信,扩大人脉,你看我现在,加入了玛莎的车友会,认识的都是些有钱人,有一些是富二代,但也很多是自己创业的人。而且,开这样的车,也增加了我的自信,让我谈业务时成功的概率更大了。

过了几年以后,她现在自己做了个创业公司,还嫁了个颇有身家的男人。

她的行为对我其实是有些颠覆的。

但,底仓逻辑是,人家买这车,也是投资型的,而不是纯消费享乐的。

80后的你们,存了多少钱了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