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向往自己有一口洁白的牙齿,笑地更加灿烂,欣然浅笑,粲然启玉齿。当我们对着镜子仔细观察牙齿的表面,就会发现有不同颜色的附着,有乳白色的,有黄色的,也有黑色的,给我们带来很多烦恼。那么这个到底是什么东东呢?
1.这种颜色不正常的原因很多,可以是先天原因,也可以是后天造成。先天原因引起的牙齿着色表现为牙齿萌出时即有多数牙齿对称性颜色改变,常见的有氟斑牙、四环素牙、釉质发育不全等
2.长期吸烟。喝茶,喝咖啡,嚼槟榔等带有深色素的食物,而这些色素经过口腔会或多或少的残留在口腔内,随着唾液移动,会继而附着、沉积在牙齿的表面。
先天发育问题,比较难处理,吸烟茶渍一类的通过洗牙都能够解决问题。
而已经发硬、抠不掉的黄色物质就是牙石,它是长期滞留的菌斑、软垢与唾液中的矿物质结合后,逐渐钙化形成的。如果有吸烟的习惯,它还会被着色变成棕色,甚至黑色。
牙石的形成就像滚雪球一样:菌斑矿化后形成的粗糙表面为细菌安家提供了便利,新的菌斑沉积又矿化……牙石越变越厚,它的表面总有“新鲜”的菌斑在猖獗,而它本身也是多孔的,更加利于藏污纳垢。此外,其吸附的细菌毒素还会不断刺激它无辜的邻居——牙龈,甚至进一步侵犯我们的牙周组织。
白色、软软黏黏、可以抠掉的东西,是未矿化的牙面沉积物,主要包括牙菌斑和软垢。它们主要呆在牙和牙龈交界的地方,牙缝中间或者错位牙的侧面。牙菌斑形成的速度是非常快的,细菌们在刷牙后2个小时就开始在牙面上聚集。可能有人会问:反正牙菌斑刷牙后还会有,层出不穷,那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刷那么勤了呢?其实,牙菌斑是动态变化的,不光数量会以3小时繁殖一代的速度增长,细菌种类也会不断变化。随着菌斑的增厚和成熟,厌氧菌会大量增加,致病菌的比例会增高,菌群失调则使我们更容易患病,还可能导致口臭。所以,通过规律刷牙把有害菌“扼*在摇篮里”才是正确做法。